本新聞提供者: 中時電子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前總統李登輝是位虔誠的基督徒,不僅曾獲長老教會所屬神學院頒發最高級的「榮譽神學博士」學位,也時時強調,「有信仰是國家領導者的首要條件」。其實李登輝是在卅多歲時才決定信主,而在他擔任副總統時,蔣經國派他去與獨派、黨外人士互動,才與長老教會有較深的淵源。
李登輝並不是基督教家庭的孩子,年輕時,他渴望瞭解生死問題,透過坐禪、自我鍛鍊,期待能超越自我,他也曾鑽研唯物論十多年,讀遍共產與社會主義著作,經過多年追求,走遍台北各教會,卅五歲時才決定信主。
雖受洗初期李登輝還有所疑惑,但多次遭遇挫折時,如中年喪子,總是靠著《聖經》重新站起,信仰也越來越堅定。
李登輝與長老教會淵源,起於一九八四年,在李登輝擔任副總統約三個月時,蔣經國要求李登輝處理美麗島政治犯林義雄、高俊明的釋放,同時,蔣經國也要求李登輝負起與黨外及獨派人士溝通的責任,他便從原來做禮拜的教堂轉到了長老教會的濟南教會,還請教會的牧師做「家庭牧師」,到家裡來講道。
二○○五年三月,台灣神學院肯定李登輝對台灣民主的貢獻,決定頒發李登輝「榮譽神學博士」學位;台神迄今頒發的榮譽神學博士不超過十人,代表教會界的殊榮。
但對現在的長老教會,李登輝感覺有些失望。二○○六年七月,在野黨對陳水扁發動罷免攻勢後,長老教會要角高俊明、羅榮光與李登輝進行家庭禮拜時,希望李登輝伸出援手出面挺扁,但李沒有接受,表明無法跟「不行公義的人」站在一起,要扁「知所進退」。
二○○七年九月他也曾直言,長老教會不敢批判民進黨施政的缺失,已經失去教會應有的信仰立場,值得檢討反省。儘管語多批評,李登輝對長老教會依然充滿期許,也建議神學院應向政府爭取正式立案,納入一般教育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