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為關懷教會青少年信仰品質及屬靈經歷,是否足以完全承接教會目前的產業,高雄聖光神學院與華神研發部青少年研訓中心,於五月廿三日聯合舉辦「基督徒青少年信仰危機與對策研討會」,主題為「尋回失落的產業」。盼望藉此尋回第二代青少年信徒,探討第二代的牧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研習會焦點為當今華人教會的危機和隱憂。據統計,在基督徒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有三分之二的信仰流失率,約有百分之二十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已經決定一旦離家之後,就不再去教會,有「我不喜歡我的教會」現象。 周學信院長舉士師記第二章所描述的為例,他說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約書亞與那些親眼看見上帝行大事的長老死後,有別的世代興起,他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他們跟隨迦南人叩拜巴力、和四週圍的神祇,得罪上帝。所以教會要儆醒,避免造成不認識上帝的一代,要給作父母者有豐富的聖經教導及見證。 李道宏牧師從關懷和了解年輕人的出發點,預測年輕人離家之後是否會持守信仰,可以從三個F來分析,即朋友、個人信仰、及家庭。因此,家長及教會要評估第二代的靈命品質,不要以為孩子上教會就可以向上帝交差,最重要的,是家庭生活直接影響孩子參予教會的積極性。青少年轉變時期是否會變壞,與孩子的母親虔誠與否有極大關係。帶領不同類型的孩子,教養成愛主的第二代,是神託付給父母的使命,教會也要幫助第二代愛主,「為主贏回第二代」。 李道宏牧師強調,孩子不只是教會的未來,應該說,孩子所有的一切就是現在的教會。華人教會傳統上以成人世界為重心,不看重第二代的需求,以致「沒有期望、就沒有效果」。年輕人有很多他們自己的看法,需要成人世界給予祝福與關注,鼓勵他們從小開始服事,讓第二代事工成為教會增長的原因。教會常常留不住新來的人,是因為沒有可以關照孩子的主日學、青少年團契;教育事工作得好,就像船有好的錨,讓信主的家庭定下來,建立穩固根基。 本次研討會共有一百多人參加,分別來自二十間教會。內容分別為:聖光神學院院長周學信牧師傳講「教養下一代」,華神第二代宣教事工主任李道宏牧師專題分享「孩子會一生愛主嗎?」及「如何教養愛主的第二代」,並主持問題解答。馬永年、梁婉華兩位傳道負責問卷訪談及分析報告。擔任專題回應分別為義守大學蔡之理同學、聖光基督教教育老師方麗慧牧師、校園福音團契同工雷靜如傳道、沈保羅牧師之女潘沈美玉師母。研習會總結由聖光專任老師許震毅牧師擔任。(2009.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