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牠們開一條生路 創造與社區動物共存的空間 陳盈恩 (2014年01月20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香港的流浪貓狗眾多、動物被虐待的個案又常常發生,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因著早前一宗虐貓案的「有史以來最重判決」,施虐青年被判囚十六個月,引發市民對動物問題熱烈的討論。然而,在討論處罰是重或輕過後,我們可曾想過,香港的動物面對著怎樣的處境?愛護動物,又與我們基督徒的身份有何關係?


  今期《時代論壇》頭版專題,記錄了早前一個關愛動物研討會上,基督徒學者與不同的愛貓人士所分享對於愛護動物的看法和推動關心動物的經驗,以下為專題部份內容:

  


圖片來源:「捕貓捉影」Facebook專頁

  「若他們這麼不尊重生命,怎樣能叫人,尤其是愛動物的人信耶穌?」這句話出自一位多年來為動物出心出力的基督徒動物義工。她在一個討論愛護動物的研討會上分享自己在教會群體中推動愛護動物理念時的感受,並道出很多教會對與動物相處的知識不足,一遇到有貓狗進到教會當中,大多只懂得致電漁農自然護理署處理,令很多貓貓狗狗最終面臨人道毀滅的厄運……

  有一些愛貓的義工為了減少流浪貓隻對社區居民造成的困擾,近年來自發參與愛護動物協會的「參與貓隻領域護理計劃」(CCCP),到社區中捕捉無人飼養的貓,帶他們到愛護動物協會免費進行絕育,再把牠們放回社區當中……

  其中一所少數願意幫助流浪貓和響應CCCP計劃的學校,是天主教的德望學校。德望學校小學部校長阮嫣玲修女和該校的愛護動物會發起人校友李太在研討會中分享學校接待自來貓的經驗……阮嫣玲本身是愛貓人士,她更把她所養的三隻貓帶回學校,讓學生觸摸,使他們從小便有機會學習與動物和睦相處。「我們希望小朋友知道世上不只有人,其他的生物也需要去愛。」……

  一位基督徒貓義工Sophia則在研討會上分享她在教會遇到的經歷。她在教會中一向少有提及自己和丈夫是動物義工的身份,教會很少討論動物這個課題。可是有一天,她突然發現教會中放置了漁護署的籠子要捕捉貓隻……

  當天研討會的主持基督教關愛動物中心幹事陳慧敏亦指,其實願意正視和關心動物的教會只屬極少數,她呼籲教會多點關注動物的權益,而不應只從管理角度關心教會自身的需要。

  針對教會可怎樣思考對動物友善的問題,近年來致力推動生命教育的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對本報表示,一些信徒的思維模式就像以上個案所提及的人一樣,認為愛動物便會少了愛人,可是這是教會群體需要突破的二元對立思維……事實上只有少數教會面對被動物佔用空間的問題,可是關心動物的議題仍值得香港教會關心,他指相比以上問題,對教會更切身和應做好的,是正視教友因動物離世而帶來的哀傷及給予適當的關懷和輔導,讓他們感受教會與他們同行……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4年01月20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