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新聞封面圖

不忌諱 魏連嶽談生死神學

探討死亡黑暗 不再樂觀集體催眠 以基督信仰面對死亡

2016年09月08日

來源: 教會公報 推薦: 推薦 31 分享: 分享至 LINE
【林家鴻新竹報導】
你對基督教死亡觀了解多少?台灣神學院教授魏連嶽日前演講指出,基督信仰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基礎上,然而統計現今教會講台的信息類型,可驚訝發現教會受華人忌諱文化及宣教策略日益「消費者導向」影響,與「死亡」相關的內容比例相當少。試想,若慕道友來到教會,看見「信耶穌得永生」的基督徒也一樣躺在棺材裡辦追思禮拜,心生納悶,如何正確解釋是信徒都需要學習的。

新竹中會教育部9月3日邀請魏連嶽為長執、牧者培訓,介紹復活節甫出版的新書《生死神學》,這部標榜華人第一本從基督教觀點探討死亡的神學專書,是坊間同類著作少見的基督教書籍。竹中教育部長黃道福牧師說,大桃園教牧事工聯盟讀書會之後將研讀此書。

魏連嶽認為,忠於聖經的講道者不能輕忽死亡的信息,宣講社會罕於聽聞、外界無法講述、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普世真理,是教會不可輕忽的福音使命。他說,人們討論死亡的必要在於它是「現在進行式」,如科學進步大大提高疾病、人禍的發生率,現代人活在隨時可能面臨死亡威脅的時代裡;而人們講究飲食、睡眠等保健行為,有很大的成分是為了避免死亡,其實死亡主導大多數人的生活取向。

魏連嶽表示,大多數談論死亡的書籍都勸人將死亡視為自然現象、要人以平常心看待,卻忽略死亡是只在生命中出現一次的不尋常事件,一旦出現,不僅當事人永遠失去自己,落入黑暗、孤寂和滅絕,連家人也無法正常過活。他認為,「主流死亡觀」常以高姿態勸人樂觀看待與擁抱死亡,其實是一種「集體催眠術」,強迫人接受生命原本就不能、也不該自然接受的死亡事實。他期望《生死神學》能帶領讀者了解基督信仰如何幫助人們面對死亡。(攝影╱林家鴻)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回到新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