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新聞封面圖

靈命枯乾 藉內在之旅轉化 蕭永正籲男士整合信仰知識 覺察情緒

2025年08月29日

來源: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 推薦 0 分享: 分享至 LINE

(採訪:麥嘉殷 整理:黃君華)【時代論壇訊】談及靈修,大多數人會先想起的對象是姊妹,而基督教界亦有不少姊妹靈修的書籍。那麼男士靈修呢?早前基督教屬靈導引與資源中心舉辦男士講座,3位男士分享自己的「內在之旅」。主修屬靈導引的美國富勒神學院教牧學博士蕭永正在講座中,以「停滯與掙扎——划向水深之處」為主題,分享過去在靈命枯竭時經歷「內在之旅」,從而轉化生命。他指男士不太善於表達情感,鼓勵他們將過往的信仰與知識內化,讓經歷轉化為生命。

蕭永正在中學信主,在大學時期加入學生團契,之後亦參與不少事奉,靈命迅速成長。自認為模範信徒的他,後來感覺十分疲倦,事奉熱情減退,靈命日漸枯竭(burnout),身體亦開始出現毛病。而過去的外在信仰經驗未能有效為他應付難關,以致他的屬靈生命跌至低谷。及後他聽從牧師的建議,停止事奉一年,期間學習禱告和並由屬靈導師導引,正式展開「內在之旅」。

他引用The Critical Journey一書,指「內在之旅」是靈命成長的6階段之一——由以往著重對外的事奉、學習和群體建立,慢慢變成深化與神之間的內在連繫和擴闊對神的認知,從而經歷靈命的拆毀與重建。他指,外面的人會以為他是「靈命有問題」,「但剛剛相反,正是突破前所經歷的痛苦。」他形容「內在之旅」會經歷「撞牆」(the wall)——可以是中年、工作、婚姻、事奉壓力危機、人生階段的轉變等,但同樣是神邀請我們進深認識祂的轉捩點。

蕭永正指出,男士踏上「內在之旅」時,普遍會面對一些難處和限制,例如不太善於表達情感和過於抑壓內心感受。即使意識到自己的內在問題,也不太願意接受外界幫助,因為怕被視為軟弱,但他認為,主動尋求協助才是有勇氣的表現。蕭永正鼓勵大家在內化過程中,除了依靠讀書和理性思考外,還需邀請屬靈朋友結伴同行,把實踐與反思結合,並將過往的信仰與知識內化,讓經歷轉化為生命的一部份,而非僅僅停留於頭腦認知層面。

講座亦有兩位弟兄羅文浩、施彰彰分享他們的經歷。羅文浩受洗加入教會十多年,努力參與教會聚會及事奉,卻始終未能體驗來自上帝的平安與喜樂,「信仰和生活似乎割裂成兩個世界,互不相干」,因而身心俱疲。後來在一次退修會的禱告裡,他看見一個畫面,是在母腹中的自己,讓他回想一連串童年時積累下來的愧疚和被嫌棄。上帝讓他深深感受到那份浩瀚的愛,他發現這份愛遠超自己過往所認知,令他十分感動。這次經驗使他走上屬靈生命之旅,例如改變了讀經的心態,對信仰有更深的領悟。

另一位分享者施彰彰回顧其生命歷程,體會到上帝對他不止息的愛,因而更渴望與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後來他參與靈修聚會,令他在退休後找到人生的新方向——學習屬靈導引,處理神與人的關係。

是次聚會由基督教屬靈導引與資源中心主辦,於7月11日在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尖福堂舉行,逾250人出席,出席者大部份均為男士。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回到新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