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城鄉之途.蒙恩之路協會正式成立 以耶穌腳蹤為榜樣、深耕城鄉福音與關懷
2025年09月01日
(台灣聖經網新聞中心-記者劉以琳台北報導)「台灣城鄉之途.蒙恩之路協會正式出發!」台灣城鄉之途.蒙恩之路協會於8月9日假醒吾大樓四樓台北基督之家副堂舉行成立感恩禮拜。會中,由該協會理事長呂美銣以馬太福音九章35至38節為協會異象宣告協會正式成立,並其致力於將耶穌基督的愛,與整全的福音帶入台灣的各城各鄉。她表示,協會盼望透過「蒙恩之路」,讓許多社區、家庭能認識主聽聞好消息,且期盼更能親身經歷上帝的真實。
協會的成立 盼成多人福音展開的起點
佳音廣播電台同工帶領敬拜。主辦單位提供
開始前,由佳音廣播電台同工帶領敬拜,分別以〈榮耀歸於真神〉、〈美好的時刻〉拉開序幕,並由基督之家邱連發長老為協會成立祝福禱告。會中,由協會的好夥伴-勵友中心的同工獻詩〈相信有愛,就有奇蹟〉,同唱「手牽手一起,就不孤寂,相信有愛,就有奇蹟」。該協會同工則獻唱〈精彩一生〉一首用生命合唱的詩歌,歌詞中「曲折的道路留下我的腳步,顛簸的旅途不曾是我攔阻,打仗雖艱苦只要聆聽主吩咐,信仰的託付靠著恩典我守住」不僅是協會發起同工們的心聲,在理事長呂美銣帶領下,唱了第二遍,盼望透過口唱心合的呈現,讓協會成立的心路歷程,能向更多人傳遞這一份感動,一起加入拓展福音的旅程。
該協會同工則獻唱〈精彩一生〉一首用生命合唱的詩歌。劉以琳攝
會中最令人感動的是,主持聖餐禮的牧者,是32年前為理事長呂美銣施洗的張國耀牧師,如今80歲的張牧師,當他得知協會成立,義不容辭特別從屏東上來,親自主理聖餐,祝福協會的成立及展開的事工。
80歲的張牧師特別從南部上來主禮聖餐。劉以琳攝
呂美銣表示,起初籌備協會初期,需回溯至2020年11月28日清晨,當第一道雙彩虹出現之際,協會的創立理念便已萌芽。協會的成立,旨在回應上帝透過聖經話語的引導,並感恩在服事中經歷上帝賜下的資源和連結。雖然一路走來充滿挑戰與艱難,但協會堅定見證呼召與拯救他們的基督耶穌。
2020年11月28日清晨第一道彩虹。呂美銣提供
「主心.我心」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
會中,由新加坡神學院副教授張心瑋博士,同時也是當年理事長學生時期的輔導身份出席,以「主心.我心」為題深入闡述了協會創立的聖經基礎馬太福音九章35至38節。這段經文是馬太福音獨有的記載,並且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總結了耶穌基督傳道、呼召門徒後的教導與行動,也再再強調「主心.我心」之重要的協會使命。
新加坡神學院副教授張心瑋博士,以「主心.我心」為題證道。劉以琳攝
她期許「全面的服事榜樣」有如馬太福音九章35節描繪了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這段經文強調了耶穌服事工作的完整性與全面性,涵蓋了真理的教導、福音的宣揚及社會關懷,對象是所有無論身體或屬靈上有所需求的人。
新加坡神學院副教授張心瑋博士。劉以琳攝
除此,「深刻的憐憫心腸」其中36節指出,耶穌看見許多百姓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就對他們發出極度的憐憫。這比喻了當時百姓在領袖失職下,所經歷的受欺壓、迷失、混亂和不知所措的境況。她表示,解方即是馬太福音二章6節所記載的預言,那位將從伯利恆而出、牧養以色列的君王—耶穌基督。
因此,「動員門徒的呼召」這段也記載耶穌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她指出,這裡的「莊稼」帶有積極的屬靈收成之意,而非審判。耶穌將自己的使命託付給門徒,強調門徒不僅要禱告,更要跨出去,實踐禱告的內容,積極參與服事,她鼓勵這正是協會的核心負擔。
從協會異象出發 展望未來擴張事工藍圖
理事長呂美銣。劉以琳攝
會後,理事長呂美銣接受專訪表示,創立協會的宗旨就是以「聖經真理」為依歸,找回起初基督捨己拯救世人的愛,傳遞、教導福音的真正價值:效法主耶穌基督走遍各城各鄉的愛,看見人的需要,心生憐憫,付諸行動關懷鄰舍;連結教會、愛裡合一;整合資源、傳遞福音。
「在這一刻,除了感謝許多的人,但我要說,更是感恩上帝的應許!」她說,協會在成立前已開始許多撒種、耕耘的過程,如今成立協會,更令她確認這是上帝的工作。從第一道彩虹開始,深知2020年11月28日協會看見雙彩虹為記,而今年2025年8月27日當他們在為事工決策禱告時,特別為了台南地區的發展禱告,幾個小時後在台南的同工家陽台居然看見一道,跟五年前幾乎一樣完整高掛天際的雙彩虹!
2025年8月27日為協會事工禱告時,上帝再次以雙彩虹回應。呂美銣提供
她逐一說明協會的主要事工,包括:
●讓人認識並經歷主的愛:促進成員深入研讀並實踐聖經真理,以活出具有積極影響力的基督信仰生活。
●傳愛宣揚福音領人歸主:透過資源整合與跨城鄉教會合作,重拾起初的愛,推動「蒙恩之路-福音計畫」,以具體行動宣揚福音。
● 落實牧鄰關懷行動:執行「牧(睦)鄰關懷計畫」,為面臨生活與工作壓力之個人,包括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提供支持與陪伴,促進交流與團體生活,協助其維持心理與情緒平衡。
● 整合資源協同合作:協助及配搭基督教相關福音機構,提供資源和參與舉辦各類福音性質活動,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訪視與關懷服務。
理事長呂美銣表示,目前,協會已開始福音工作與牧(睦)鄰計劃,例如:研經班的裝備與學習、福音袋進入城鄉的預備、廣播電台及主日講台的分享與見證傳遞、陪伴關懷的行動,以及偏鄉福音工作的配搭合作等,除此,協會也積極連結城鄉資源,將平安的福音帶入社區、家庭及人群中。
下半年具體展開的事工,她表示,今年底十月份將開始研經培靈課程,有張心瑋博士主講舊約撒迦利亞書;其次為明年復活節福音袋的福音活動,預計將從去年2萬多個數量持續增加。
何謂「福音袋」呢?她指出,這相當特別,是以A4大小的環保袋呈現,袋子上會印有聖經經文及認識福音的QR Code,可掃描連結至「耶穌傳」與「為何要信耶穌」的故事。她說,這些福音袋不會含有協會的任何訊息,僅有神的話語和信耶穌的文字訊息。主要是希望讓人單純地認識主耶穌基督。透過各教會(或在地的福音中心、陪讀班等)或機構的索取與分享,當長者拿到福音袋後,也會拿著它到市場買菜或購物等,期許耶穌的話語在日常生活中分享出去。她很意外這迴響非常好,而且常在社區、市場中看見這袋子持續被重複使用,也有人因此信耶穌進到教會。
呂美銣表示,這次的成立感恩禮拜,也看見是一個跨代同行、同心事奉的美好開始,特別感恩有超過50年歷史的勵友中心、佳音電台等各機構的支持。這份恩典與感動,「那召我們的本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讚美主,這真是神的奇妙作為。
她相信,也寫下「效法基督的愛,走進城鄉之路;握緊他們的手,歸回蒙恩之路!」
勵友中心獻唱。劉以琳攝
理事長與勵友中心同工一同獻唱。主辦單位提供
與會者同一站立誦讀聖經,聖餐前把自己獻上給主。主辦單位提供
理事長呂美銣感謝張國耀牧師這些年在屬靈生命上的關顧與祝福,特別致贈感謝狀。劉以琳攝
理事長呂美銣感謝當年在學園傳道會時的輔導,生命成長至今有張心瑋博士陪伴,邀請她擔任協會顧問,也特別致贈感謝狀。主辦單位提供
會後,眾牧者合影。劉以琳攝
會後,理監事合影。劉以琳攝
勵友同工合影。主辦單位提供
理事長學生時期的承恩堂家人合影。主辦單位提供
協會全體同工合影。主辦單位提供
協會核心同工合影。主辦單位提供
會後大合照。主辦單位提供
相關連結與新聞
| 網友回應 |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