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生醫師深耕恆春 行醫數十年不改初心
2025年11月05日
【林婉婷整理報導】多年前,有兩位醫師跨海而來,以堅定信仰與深厚仁心,將青春和專業獻給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恆春半島——他們是恆春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陳明珠,以及內科暨洗腎中心醫師黃健榮。前者榮獲第35屆醫療奉獻獎,後者獲得屏東縣醫師公會「行醫四十年資深醫師」肯定。
陳明珠出身菲律賓華僑家庭,台灣行醫36年,其中26年深耕恆春。她曾是整個半島唯一的婦產科醫師,一人肩負門診、接生和急診任務,兩年間僅休息月餘。哪後後來健康欠佳、需要長期洗腎,仍仍堅守崗位;洗腎途中聽聞有急診病患還是立刻趕赴救治,待患者穩定後再回透析中心繼續自己的療程。
陳明珠以流利的菲律賓語和英語服務新住民婦女與旅外遊客,也默默墊付新住民身分證財力證明與遣返機票,陪伴她們走過人生困境。陳醫師同時關心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益,除了20年來固定資助台灣世界展望會兒童,更在早年與同仁創辦新住民學童課輔班,如今恆基弱勢學童課輔班遍布五鄉一鎮,幫助百餘名偏鄉學童。「上帝呼召我,我就願意順服;祂託付給我的人,我就盡心照顧。」她說。
而來自香港的黃健榮,曾任恆基兩任院長,行醫逾40年,至今仍每個禮拜固定看診。學生時的他因旅遊造訪恆春,看見北歐宣教師在破舊診療室中滿臉笑容,深受感動,立志畢業後到此地服事。1994年原計畫全家移民加拿大,卻被聖經提醒:「台灣仍有更需要你的地方」,於是毅然辭去高薪職位、獨自來到恆春。
剛到恆基時,他連續值班18天,親手建構恆基內科與洗腎中心基礎。為了貼近長者,他努力學台語和原住民族語,以誠意贏得患者信任,病人們都稱他是「像家人一樣的醫生」。擔任院長時期,他也力推弱勢關懷及兒童課輔、長者探訪等計畫,帶領醫療團隊從院內走入社區。即便本身心律不整、體力透支,還要承受與家人相隔兩地的情緒壓力,但他強調:「恆春人沒有醫師更痛。」
在偏鄉醫療的長夜裡,有兩位醫師從菲律賓、香港來到台灣尾,他們用醫術守護居民健康,為被遺忘的角落點燃希望之光。恆基院長顏簡美珠特別肯定兩位醫師以實際行動回應信仰呼召,在資源有限的偏鄉堅守醫療本心,實踐「醫療傳愛」的精神,「他們的生命故事,正是醫療奉獻的最佳詮釋。」
| 網友回應 |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