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報道:謝家誠)【時代論壇訊】中國聖樂家、中國基督教聖樂委員會委員林聲本牧師,於3月6日安息主懷,終年98歲。其追思會已於3月9日在上海舉行。
於1927年5月5日出生,祖籍廣東新會的林聲本,年幼時隨宣教士學琴,發掘了對音樂的熱情。18歲時入讀廣西梧州建道聖經學院(建道神學院前身),20歲到廣州浸會神學院,在時任院長希祝虔的夫人希師母教導下,學習演唱、彈奏、指揮。23歲進上海中華浸會神學院教會音樂系進修,師從馬革順教授兩年。到1952年,25歲進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深造兩年。在神學院就讀期間,林聲本已在不同教會唱詩班,協助聖樂工作,在梧州、廣州、上海、南京都有參與詩班。
1954年畢業後,他到上海廣東旅滬浸信會服事,並在1958年反右運動時被分派到工廠工作,直至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後才重新接觸教會工作,當時已50多歲,被派到上海基督教景靈堂牧會,以及在中國基督教全國兩會負責聖詩編輯工作。
他曾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詩歌,不少收錄在其參與編輯的《讚美詩(新編)》和《聖歌選集》,例如:〈頌主歌〉、〈聖誕感恩歌〉、〈我信主耶穌歌〉、〈與主同去歌〉、〈神愛長歌〉、〈求主開啟歌〉。至於收集在《聖歌選集》的〈耶穌,明亮晨星〉、〈和平頌〉等,在中國教會中亦廣為傳唱。
2005年,林聲本在接受香港聖樂促進會訪問時憶述,他在奉獻自己事奉時有3個心願,第一是牧會,在教會裡服事;第二是神學教育,希望在神學院工作;第三是聖樂,因為喜歡音樂。
一直熱心以粵語翻譯聖詩的林國璋牧師在個人社交平台回顧林聲本生平時表示,林聲本多年深入鑽研聖經神學和聖樂,打下了深厚的聖經神學和聖樂基礎,一直在全國各地作神學教學和聖樂培訓事工。林國璋又形容林聲本一生謙卑服侍,在講台和琴鍵間,書寫忠心事主的見證。
內蒙古作曲家于國俊於2016年在中國信徒佈道會雙月刊《傳》第168期中,曾就林聲本的生平作記錄。文中提到「林聲本把國外優秀的教會聖詩帶進中國,而且擔當了把教會聖詩本土化、民族化的歷史重任」。他亦提到,林聲本作曲、汪維繙牧師作詞,於1957年寫成的〈與主同去歌〉,被翻譯成英德日丹麥等國語言。在美國一教會舉行全國婦女大會時,曾有數千人同唱過這首歌。文革後期,這首詩曾激勵很多信徒,幫助信徒從走出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