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9月7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改革宗有嘻哈 音樂回應當代處境

三年一度美國長老教會青年大會舉行 休憩活動、講座培育信仰幼苗
(2025年08月0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陳俞含編譯】7月28至31日,美國長老教會(PC(USA))於肯塔基國際會議中心(Kentucky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舉行三年一度的美國長老教會青年大會(PYT),除了提供休憩交流活動,亦有講座將嘻哈音樂的歷史與新教改革精神並列討論,帶領與會者探索兩者在挑戰權威與權力下放等核心價值上的共通之處。

這場活動由青年使命團(Youth Mission Co)執行主任比爾.布坎南(Bill Buchanan)主持。為確保能準確傳達嘻哈文化而非挪用,長期研究嘻哈的他諮詢了多位非裔美國朋友。他在講座中介紹嘻哈的演變與各種音樂流派:藍調(blues),是嘻哈音樂的根源,也是對經濟體系壓迫的吶喊,例如奴隸貿易、貧窮循環和都市重建等;爵士樂(jazz),則表現了自由、即興與平等,在美國人了解民主之前,就已體現出了民主精神;靈魂音樂(soul),結合了節奏藍調和教會元素,包括鈴鼓、電風琴和即興人聲等;放克音樂(funk),擁有極端的切分音、亢奮的低音和強大的節奏感,擁有難以抗拒的旋律,令人想隨之起舞。

布坎南指出,嘻哈本身則在1973年8月11日誕生於紐約市布朗克斯區(Bronx)的一場返校派對中,當時唱片騎師(DJ)反覆拿起唱片機唱臂,重複播放歌曲間奏,達成了開創性的效果,也奠定了嘻哈文化的基礎。他說明,嘻哈講述藍調的困境、擁有爵士樂的真實、採樣靈魂的生活經驗,也具備放克的魅力,這就是嘻哈的天才之處。

至於嘻哈為什麼是宗教改革音樂,嘻哈與長老教會的相似之處又在哪?布坎南解釋,首先,兩者的誕生都是源於抗議:嘻哈挑戰迪斯可(disco)敘事,長老教會則反對羅馬天主教的體制、神學和實踐方式。第二,嘻哈將音樂簡化至最基本的節奏與歌詞,而長老教會神學也剔除額外且繁複的信仰儀式,讓信仰回歸本質。第三,兩者都交還了權利,讓音樂或聖經回到普羅大眾的手中。第四,嘻哈與長老教會,分別「取樣」(sampling)了音樂歷史與聖經,以過去的文本回應當代處境。因此,他認為嘻哈文化與長老教會精神相當貼近。

除了無聲迪斯可(Silent Disco)之外,PYT也舉辦了夜光派對,在黑暗的房間中布置跳房子、井字遊戲和套圈圈等各種遊戲,讓與會者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同樂。會場中還設有寧靜角落,鋪設舒適的沙發和枕頭,也備有電熱壺和茶水,適合放鬆心情。此外,今年的寧靜角落也首度提供了紓壓小物和填色遊戲,協助與會者自我調節情緒。

阿肯色州歐扎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the Ozarks)瓊斯學習中心(Jones Learning Center)副主任蕙萊.威海密(Whitleigh Wilhelmi)解釋,寧靜角落能平靜情緒,不只是招待性質,更具有療癒意義。她也表示,PYT的平靜禮拜空間,能讓信眾以舒適的音量聆聽佈道,找到安歇的所在。(資料來源:PC(USA))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無障礙共融 教會改革環境納眾人 (教會公報)
槍聲暫歇代禱不息 為泰柬和平之路祈禱 (教會公報)
北部大會共識營 聚焦真理大學困境與教會未來發展 (教會公報)
從億萬富豪變快樂窮光蛋:菲尼用「生前樂施」影響世界,巴菲特也佩服 (基督教今日報)
開餐廳竟成重返教會契機!藉裝潢和菜單領未信者遇見神、浪子回家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