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9月7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中國的靜默復興:手抄聖經運動領人認識上帝

一個由地方教會發起的手抄聖經計畫,迎來全國數百萬基督徒的回應。
(2025年08月1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作者 Andrea Lee)中國書法家呂先生數十年來以優雅的小楷抄寫儒、道、佛經文。2019年,他在中國通訊應用程式微信上,看到一位朋友轉發關於手抄聖經的活動訊息,便聯繫發起人王牧師,表達參與的興趣。(出於人身安全考量,本文將不使用受訪者全名)

「一開始我們還滿驚訝的,因為他並不是基督徒。」王牧師說,「我們不確定他是否會——或為什麼會——真的抄寫聖經。」

幾個月後,呂先生寄給如今在北京牧會的王牧師一份以毛筆精心抄寫的《約翰福音》。當他們看到呂先生的作品時,王牧師和教會弟兄姊妹都被那細緻、講究的筆觸震撼。

在手抄《約翰福音》的過程中,呂先生讀到了耶穌的故事。隨著他閱讀越多聖經篇章,他越發渴望成為上帝的兒女。

那年十二月,王牧師在深圳於呂先生的家人和朋友面前為他施洗,公開宣告這場始於墨水與紙張的生命轉變。

在宗教活動常受限制、許多中國教會彼此孤立的時代,手抄聖經成了基督徒之間的共同語言、屬靈操練,以及安靜而堅韌的見證。

自六年前為紀念《和合本》譯本百年而發起的抄寫聖經計畫以來,王牧師估計全中國已有數萬間教會、數百萬人參與手抄聖經。

起初,王牧師和教會的弟兄姊妹只訂下一個相對謙卑的目標:招募1189位參與者——對應聖經全部章數——每人手抄一章,集結成一份紀念版的《和合本》手抄稿。

然而,這個想法一經在線上分享,短短幾天內,來自地下家庭教會及官方註冊的三自愛國運動教會的數千名基督徒紛紛湧入王牧師的微信。「他們渴望更親近上帝,在喧囂的世界中尋得寧靜,並重新與家人和教會建立連結,」王牧師說。

為了回應如此龐大的需求,王牧師和團隊設計了可列印的聖經抄寫範本,並透過微信傳播。很快地,人們開始在微信上上傳每日抄寫聖經經文的照片,分享見證,並組成手抄聖經小組。

王牧師聽到來自全國各地基督徒的生命轉變故事。曾有一個基督徒家庭成員散居中國各地,因部分成員在三自教會聚會,另一些在未註冊的家庭教會禮拜,多年來一家人都沒能聚在一起敬拜。

但當每位家人都報名手抄一段經文後,他們開始彼此交換聖經經節,關心彼此抄寫的章節,並一起禱告。「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記得,我們不只是血緣上的家人——我們也都是上帝的兒女,」一個家庭成員透過微信告訴王牧師。「墨水提醒了我們這一點。」

浙江省一位主日學老師注意到她的基督徒同工花太多時間玩線上遊戲,便邀請他們一起手抄聖經。在三年時間裡,陳老師和同工們抄完整本《和合本》譯本,用掉170支筆的墨水。

同省還有一位70歲的奶奶決定參與此計畫。雖然她不識字,卻請孫子孫女幫忙認字並改正書寫錯誤。她一筆一劃地,慢慢手抄完整本新約聖經。

一位曾吸毒、因藥物濫用導致右手癱瘓的男子,開始用非慣用的左手抄寫經文。一名自閉症少年花了數年時間為整章經文繪製插畫。一個仍穿尿布的幼兒堅持緊握畫筆,當媽媽抄寫經文時,在紙上盡情塗鴉。

然而,這項計畫也面臨挑戰。多間教會剛發起計劃時,大家都挑選篇幅較短或引人入勝的章節抄寫,沒有人願意抄《民數記》或《歷代志上下》。最後,只能用抽籤方式,從杯中抽取寫有章節號碼的紙條來決定。

隨著數不清來自個人、家庭乃至整間教會的手抄聖經湧入王牧師的信箱,他被這些基督徒的敬虔與熱忱深深感動。王牧師對這龐大數量的手抄聖經感到敬畏,也苦思如何妥善保存這些珍貴的作品。許多文件裝訂精美,細心繪製插圖,或附有個人見證。

為了紀念與保存這些作品,王牧師於2023年將父母託付給他的一棟五層樓房改建為聖經博物館。數年來,訪客都可進入參觀並欣賞展示的各種手抄聖經作品。

但今年三月,博物館活動引起地方政府注意——並非其中的宗教內容,而是大量訪客擁堵影響了當地交通——王牧師決定對外關閉博物館。如今,該空間成為私人收藏手抄聖經的庫房。

在帶領手抄聖經運動的過程中,王牧師經歷了長時間的身心疲憊。為了將房子改建成博物館,他不得不出售北京的房產來籌措裝修資金,造成他經濟上的壓力。這一切發生在COVID-19大流行高峰期,當時關於基督徒聚會可能會被舉報給當局的謠言與恐懼四起。

「有時我會想,自己是否會被 (政府) 帶走,」他說,「我對此已有心裡準備。」

然而,即便中國政府當時正關閉教會、查封基督教書店,並加強對全國宗教活動的監管,但沒有任何官員來質詢王牧師,也沒有下達停止這項計畫的官方命令。

「感覺就像上帝用祂的手遮蓋了這一切,」王牧師說。「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王牧師相信,他所見證的不是政府的打壓,而是一場復興:一場不張揚、不轟轟烈烈,安靜且道成肉身式的復興。「當你用手抄聖經時,聖經不只進入你的心思,也進入你的肌肉。你的心開始放慢腳步,與聖言的節奏同步,」王牧師說。

北京一名基督徒告訴王牧師,他以前會快速閱讀靈修經文,然後立刻忘記內容,「但現在,經文留在我心裡,」他說,「它們不只是存在我的聖經裡,更是在我的生命中。」

王牧師並非刻意發起一場讓人們放下螢幕、回歸實體聖經的運動。他表示,這項手抄聖經計畫是一個有機的、自發且深具靈性的運動,彰顯了上帝的話語有吸引人親近祂的力量。

他補充說,這個運動最重要的不是數字、策略或主辦者是誰,「真正的主角是那些手抄聖經的人——數百萬名不需要舞台或麥克風,只要一支筆和一本聖經的基督徒。」

六年過去了,這項手抄聖經運動並未減緩,參與人數持續在中國各地成長。書法家呂先生如今正在抄寫整本《和合本》聖經。

「這不只是寫字而已,」呂先生說,「而是我一筆一劃地與上帝越來越靠近。」

本文原版本刊載於ChinaSource

 



其他新聞快報
紀念傳教140週年 韓基督教歷史文化館開幕 (台灣醒報)
專家傳授經營精心時刻方法 支持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教會公報)
星中辦聯合詩歌分享會 鼓勵信徒關鍵時刻與神同行 (教會公報)
挑戰中成長 和平教會泰北義診返國分享 (教會公報)
文山青年福音隊愛fun光芒 赴南方澳辦暑期品格營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