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9月7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沒有上帝的允許,我不可能進監獄

因在中國宣教而入獄17年的林大衛,利用時間翻譯聖經並服事獄友。
(2025年08月1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作者 Angela Lu Fulton in Torrance, California)最近一個陰天的主日,在加州托倫斯一所高中禮堂裡,一位身穿西裝的70歲台裔美國人起身敬拜。站在妻子凱西 (Cathy) 和女兒愛麗絲 (Alice) 身旁,林大衛舉起雙手,和國王十字教會 (King’s Cross Church) 裡年輕、穿著休閒的會眾一起唱道:「我要舉起我的雙手,直到觸摸天。」

雖然他們看起來就像個普通、感情好的基督徒家庭,但在這個畫面背後,他們曾一起經歷巨大的苦難。從2006年到2024年,林大衛因在中國的宣教工作而被中國政府以相關罪名判處無期徒刑並關押。直到去年九月,美國政府斡旋的一次換囚行動才使大衛獲釋,得以與家人團聚。

聚會結束後,愛麗絲的朋友們前來與大衛和凱西握手。他們為大衛能獲釋禱告多年。牧師海陶華 (Russ Hightower) 也表示,能與教會群體一起為這家人禱告,並親眼見證上帝回應禱告,是一份榮幸。「當你坐在第一排,親眼看見上帝成就如此奇妙的事時,是多麼令人謙卑、多麼喜樂的感受。」

漫長的囚禁使林大衛身形消瘦憔悴,也深深打擊了他的妻子、女兒和兒子的人生。然而,當他在餐桌上一邊吃著小籠包一邊分享時,仍時常大笑、開開玩笑,不斷跳進各個關於神蹟醫治與信主見證的故事裡。

在將近20年的牢獄歲月中,他是否曾質疑過上帝?「我沒有時間去想這個,」林大衛說。「我只是每天跟隨上帝的帶領。」有時,他的話語間透露出在北京監獄的恐怖經歷,但即便如此,大衛仍然指向上帝的美善。愛麗絲說,他們全家人至今仍不知道父親在獄中經歷的所有苦難。

林大衛認為最可怕的事,是這段歲月對他的家人造成的傷害:他們為他的安危憂心,承受著父親/丈夫被監禁的創傷,面臨房屋被法拍的壓力,以及再也無法見到他的恐懼。自從大衛回來後,這個家庭終於能再次一同歡笑。

「我相信,若沒有上帝的允許,我不可能進監獄。然而上帝總是保護我,」林大衛說。「我非常喜樂,雖然我在肉身上受苦,卻看見許多人從不信到信,以及許多人決定出獄後成為牧師、老師,去傳福音。」

蒙召前往中國

林大衛出生於台灣,1980年代初,他和妻子凱西 (Cathy) 搬到加州,成為美國公民,最後定居在杭廷頓海灘 (Huntington Beach),當時林大衛是一名化學工程師。有一天,朋友邀請凱西去教會,她和兩個孩子便開始固定參加聚會。然而,林大衛頑固地拒絕去教會,堅稱自己不喝酒、不賭博,所以不需要上帝。

直到1990年代初的一個復活節,大衛和家人一起看基督教電影《萬王之王》(King of Kings)。他因為看到一位完美無瑕的人竟然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及受死,深感震撼,不禁「在心裡哭出來」。大衛無法再看下去,只好提早上床睡覺。

那天半夜,他夢見耶穌、彼得、約翰和雅各來到他面前,教導他聖經。一週後,凱西的牧師前來向他分享福音,對他說,如果他真的愛自己的家人,就需要和他們敬拜同一位上帝。大衛點頭回應。他後來分享,自己在那一刻忽然感覺聖靈降臨在他身上。

隨著大衛開始讀聖經,他表示聖靈賜給他理解經文的智慧,也開始向當地的華人移民講道、傳福音。不到一年,大衛對自己的進出口生意愈來愈失去興趣,開始全職投入事工。當凱西為家庭收入短缺而焦慮時,大衛回應說上帝必會供應一切需要。女兒愛麗絲回憶,他們一家過著簡樸的生活,吃的是教會弟兄姊妹捐贈的麥片,以及自家後院種的蔬菜。最後,凱西開始了照顧老人的兼職工作。

「他的信心非常驚人,但若你是他的家人,多少會覺得有點可怕,」愛麗絲說。

1990年代中期,事工上的奉獻能支持林大衛每個月前往中國傳福音約十天。大衛說:「多數人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包括我的家人。我知道風險很大,所以去的時候就裝成商人,但實際上是在宣教。」

當時,中國正逐漸向外國開放,基督徒有更多空間傳福音。透過朋友與人脈,大衛結識了許多中國人,使他能向軍官、高級官員、科學家和學校校長分享福音。

中國的基督徒開始邀請林大衛到家庭教會、三自教會和宣教士帶領的教會講道。他為人施洗、禱告,也親眼看見上帝醫治病人。有一次,他為一位被診斷出癌症末期的科學家禱告,第二天早晨,她感覺症狀舒緩了不少,不久便和丈夫成為基督徒;另一次,大衛甚至直接在飯店房間的浴缸為一名政府官員施洗,兩人之後成為摯友。

大衛開始錄下他的講道──最初用卡帶,後來是光碟──多年來帶了數百份到中國分送。中國的基督徒也自行翻錄,繼續傳遞出去。

然而,隨著影響力擴大,政府對大衛的監視也日益增加。2002年,兩名警察跟著大衛進了他的飯店。他們對他說:「你是個好人,我們聽過你的錄音帶,但不要在這裡傳福音」。林大衛沒有答應——反而又送了他們更多錄音帶。

但這種日益增強的監控讓凱西十分擔憂,勸大衛結束旅程回家。大衛回答:「別擔心,上帝知道祂在做什麼。上帝要我在那裡,那裡有太多人需要認識祂的話語。」

在中國被捕

2006年初,林大衛向中國政府申請正式的事工許可。當年六月,他在北京的一次行程中,被當地政府要求前往警局。

在會面中,他才知道警方對他多年來在中國待過的地方、接觸過的人了如指掌。之後,他被軟禁在一家飯店數月之久,並持續接受審問。

中國政府指控大衛在1990年代於北京租用建築物、開設基督徒培訓中心的行動涉及「合同詐欺」。(與林家密切合作的人權活動人士、「對華基金會」的坎姆指出,中國政府常以這種指控打壓有信仰的人。) 當時,中國政府已批准大衛的申請,允許他有執照。「後來我才明白,那是他們設下的陷阱,」大衛說。

大衛相信,他被捕的真正原因,是有太多人聽了他的講道而信主。警方後來告訴他,他們是接到公安局的指令才逮捕他的。甚至連負責審理他案件的法官也勸他要向上級法院提出上訴,因為她也無能為力。

被軟禁期間,大衛打電話給妻子和家人,告訴他們政府只是因誤會而扣留他的護照,他一切安好,只是需要一些禱告,很快就能回家。

然而,日子從幾天變成幾週,再變成幾個月。2007年,美國大使館致電凱西,告訴她林大衛已被正式逮捕,並將出庭受審。

「我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愛麗絲說。在那之前,他們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大衛的案件在中國司法體系中周旋,當局將他關押在北京第一看守所,並禁止他與家人聯繫。大衛剛到時,因為看到囚犯被「像豬一樣對待」而極度震驚,甚至一個星期都吃不下飯。獄警會用警棍猛敲牢門,再透過門縫塞進稀少的饅頭或稀薄的米粥。

2009年,一名被關在同一看守所的外國人回憶,每間約5.5×7.x公尺的牢房裡擠著12至14人。牢房的一半是「木板床」,從牆壁延伸到牆壁,白天,所有人都要坐在上面,晚上也在上面睡覺。除了用餐、短暫放風,以及觀看中共控制的新聞,大部分時間都只能坐在木板床上。

「但當我到那裡時,我看見了機會,」林大衛說。「我忘記自己的痛苦,因為我看到其他人不認識主。所以我繼續向所有人傳福音。」

 

 

他見證說,每到一間牢房,他就會為人禱告、傳福音,主要對象是外國人或中國的白領階層罪犯。他說,他牢房裡九成的囚犯都成了基督徒。之後獄警會把他轉到另一間打架鬧事的牢房,他就繼續服事,直到那裡也成為一間「模範牢房」。

四分五裂的家

與此同時,在加州的凱西惶恐不安,不知道丈夫的下落如何。

「當爸爸還在家時,媽媽可以依靠他,他就是她的支柱,」愛麗絲說。「沒有他,她失去了方向」(凱西不願接受本篇採訪)。在焦慮中,凱西變得充滿恐懼,使她容易與周遭的人發生衝突,她的心理健康日漸惡化。愛麗絲說:「在我們全家人之中,受苦最深的是我媽媽。」

儘管凱西增加工作時間,仍難以維持家計。她不想麻煩孩子,便申請了短期貸款來繳房貸,但隨著債務拖欠,討債人最終前來拍打家門。當時已在外地工作的愛麗絲搬回家照顧母親。最終,銀行收回他們的房子,凱西不得不在一位教會朋友家裡寄住好幾年。

2009年12月,北京法院裁定林大衛犯下「合同詐欺罪」,判處無期徒刑。

美國大使館告訴愛麗絲,她可以為父親的案件發聲以提高外界關注,但這樣做有風險,可能會激怒中國政府,使情況惡化。在大衛被判刑後不久,中國以走私毒品罪處決了一名英國公民,儘管其家屬聲稱他有精神健康問題。最終,愛麗絲決定保持沉默。

林大衛沒有提出上訴,因為他認為毫無意義──中國的定罪率幾乎百分之百,改判的案例極為罕見。不過,愛麗絲仍然嘗試飛到中國,尋找願意接手父親案件的律師。儘管她蒐集、翻譯並公證了能證明父親清白的證據,法院仍在2010年駁回上訴。

「我只能接受自己無能為力的事實,」愛麗絲說。「我們只能放手,把掌控權交給上帝,相信祂會照顧爸爸,也會照顧我們。」

2010年,中國政府將林大衛轉到北京第二監獄,這裡專門關押外籍囚犯。起初,獄警告訴他不能傳福音。然而,由於大衛中英文流利,他們需要他幫忙翻譯,這也讓他有機會向獄友分享福音。

林大衛在獄中還利用時間將《英王欽定版聖經》(KJV英文聖經) 翻譯成中文 (家人寄給他好幾本聖經,以及一本聖經希臘語詞典和一本考古百科全書)。大衛花了七年才完成新約的翻譯,並寫了許多福音單張給非基督徒。獄警曾三度沒收他的聖經,但每一次最後都會還給他。

一名曾在同一所監獄服刑五年的澳洲囚犯拉達爾 (Matthew Radalj) 今年告訴BBC,囚犯們會透過閱讀共產黨的書籍或在工廠勞作來爭取減刑。然而,他們常因「囤積或與其他囚犯分享食物、在走廊上行走時偏離地上畫的線而、把襪子掛在床上錯誤的位置、或甚至只是站得離窗戶太近」而被記過。懲罰包括剝奪食物、限制與家人通話,以及單獨監禁。

林大衛也飽受營養不良之苦。每個月,美國大使館的官員都會來探視他,他說,當官員們看到他瘦削的模樣時,甚至會落淚。他掉了九顆牙齒。

到了2017年,情況進一步惡化。在監獄中,大衛感受到中國當局收緊了囚犯們原本享有的宗教自由。獄警不再允許穆斯林在齋月期間守齋,大衛也無法再在主日禱告或舉行小型敬拜聚會。以往在聖誕節期間,與大衛成為朋友的獄方工作人員會允許他帶領囚友進行兩小時的慶祝活動,並為囚犯買熱可可和糖果。但那一年,不僅慶祝活動被禁止,連「聖誕節」這個字眼都被禁止提及。

2018年12月,愛麗絲接到父親三通緊急來電。林大衛擔心當局會沒收他的聖經譯稿,於是請美國大使館將他的聖經、數百頁手寫譯稿,以及家人的信件寄回美國。

當愛麗絲看見聖經送到家門口時,她意識到這是父親發出的「求救信號」。

「當他把自己的聖經寄回來時,就像一個身處沙漠的人把自己唯一的水瓶寄回來一樣,我意識到,我們必須做點什麼,」愛麗絲說。

為父親爭取自由

身為科學家的愛麗絲,原本並不懂得如何替父親爭取釋放。但透過一位人脈廣闊的朋友,她認識了能幫助她的人:熟悉中國法律的專家、人權倡議者,以及政府官員。透過教會的聯繫,愛麗絲成功將一封關於父親的信送到當時的副總統彭斯 (Mike Pence) 手中。同年四月,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 (USCIRF) 正式將林大衛列為「良心犯」,公開呼籲關注他的案件。

一個月後,愛麗絲與「對華基金會」創辦人卡姆 (John Kamm) 會面。該組織致力於為中國的在押人士爭取特赦及改善待遇。卡姆查閱中國的數據庫,發現一個連美國國務院都不知道的消息:林大衛的刑期早在2012年就被減為19年半,此後又有兩次減刑,預計2030年4月出獄。

愛麗絲聽到後震驚不已。

多年來,她第一次看見了希望。「我原以為中國的司法體系是一堵完全無法攀登的高牆,但後來才知道,那道牆不是一整塊大理石,而是有裂縫、有立足點的,」她說。

對華基金會向中國政府提出林大衛的案件達28次,並得到數次回覆。包括時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加州州長紐森 (Gavin Newsom)、前國安顧問蘇利文 (Jake Sullivan) 等美方官員,也在與中方會晤時提及林大衛。

愛麗絲每週都會寄出一份代禱清單給支持林大衛的人。如今她回顧那份清單,稱之為「一張長長的清單,記錄著上帝如何不斷供應、開路,以及一個又一個神蹟的發生」。有時她也會懷疑,自己是否應該早在十年前父親剛被捕時,就努力為他奔走。

然而,人權倡議者與國務院官員告訴她,若在當時這樣做,並不會有同樣的效果,因為保障人質釋放程序的《列文森法案》(Levinson Act) 才剛通過,而且當時的政治氛圍也不同。愛麗絲說,「你可以看到,這一切是由上帝安排的,而不是人安排的,我絕不可能靠自己做到」。

在為父親奔走的過程中,愛麗絲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她依靠國王十字教會弟兄姊妹們的支持撐下去。她的朋友凱瑟 (Cherise Kaiser) 回憶說:「有時我在電話裡和愛麗絲聊天,她會說:『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感覺上帝真的呼召我們成為彼此的朋友。我告訴她:『今天的妳不需要有信心,讓我們來為妳持守信心。』」

然而,動盪不安的美中關係帶來額外的壓力。有好幾次,中國看似即將釋放她父親,但兩大強權之間的互動卻又突然轉冷。

直到2023年9月14日晚上,愛麗絲與家人在橙縣探望母親時,接到來自國務院聯絡人的電話。那位官員對她說:「我這裡有個人想跟妳說話。」

當愛麗絲聽見電話那端傳來父親的聲音時,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父親說:「我現在沒事了,」此刻他正在北京機場的一架飛機上講話——18年來第一次以自由之身講話。愛麗絲把電話遞給坐在旁邊的母親。

透過私下談判,美國成功讓林大衛被釋放,條件是以美國監禁的一名未具名中國公民為交換。

「這是我們從未想過會發生的神蹟,但它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愛麗絲回憶。

大衛的直系家人立刻訂了下一班飛往聖安東尼奧的班機,要在他抵達美軍基地時迎接他。根據愛麗絲的說法,美國官員對大衛的獲釋保持低調,這是中方提出的條件,以確保另外三名被錯誤拘禁的美國人也能順利交換。(他們最終於同年11月獲釋)

當林大衛搭乘的飛機降落時,愛麗絲和家人站在停機坪上望著他消瘦的身影走下舷梯。

愛麗絲簡直不敢相信那是自己的父親。經歷將近二十年,她擔心父親可能已經變了,彼此之間會很生疏。但當他走到家人面前,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並開始談笑時,「他都沒有變!」母親的一句話打破了所有隔閡。

林大衛也終於第一次見到女婿和已是小學年紀的外孫。

回到美國的第一個主日,林大衛深知自己想做什麼:講道。於是他走上聖安東尼奧神召會的講台 (這間教會多年來不斷為他禱告),在將近二十年後,第一次在講台上宣講信息。

家庭的恢復

自從回到家後,大衛去看牙醫,為缺失的牙齒安裝假牙,也在GoFundMe上發起募款來負擔個人開銷。因為長期被囚禁,大衛無法獲得完整的社會福利保障。

然而,在許多方面,大衛可說是直接重拾離開前的服事。他受邀到全美各地曾為他代禱的教會講道;他也為自己的「大君王事工」(Great King Ministry) 建立網站,將他的講道上傳成為播客 (podcast),與全世界的華語聽眾分享。

今年六月,大衛在舊金山與對華基金會的坎姆 (John Kamm) 見面。坎姆形容那是個「非同尋常的時刻」。

「經歷了這一切後,他既沒有苦毒,也沒有憤怒。他只是覺得『這一切都是上帝的計畫』——這實在太令人驚奇,」坎姆說。

愛麗絲的癌症如今已經進入緩解期,她說,自從父親回來後,彷彿一片烏雲被挪去。她再次聽見父親的笑聲,每次見面都能收到他送的火龍果。她最大的喜樂,是看見母親恢復過來。凱西與大衛如今一同享受生活中的小事:一起吃晚餐、散步、互相打趣。母親最近還打趣抱怨說:「現在我有了一份全職工作,就是照顧你爸爸。」

「我的人生完整了,」愛麗絲說。「能看見一切再次變得完整,是何等的恩典,以及值得見證的神蹟。」

 



其他新聞快報
美教會開咖啡館 專聘更生人與高關懷青年 (教會公報)
《藏不住的光》入圍金鼎獎 傳遞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教會公報)
不再沉默 盧安達會議為身障者爭氣候話語權 (教會公報)
接連失去至親,痛哭流涕「祢到底要考驗我什麼?」 蜻蜓雅築傳承琉璃工藝、伴折翼婦女,讓愛與盼望展翅高飛 (基督教今日報)
從夜店到親子友善空間,IM行動教會擴堂三館:一杯抹茶拿鐵帶來受洗契機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