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新聞封面圖

魯凱中會事務所啟用 迎接宣教新氣象

2015年09月04日

來源: 教會公報 推薦: 31 分享: 分享至 LINE
【林家鴻採訪報導】走過八八風災6年,屏東長治百合園區第2期永久屋,除了有3間長老教會釘根當地,陪伴族人過新生活,魯凱中會新的事務所日前也正式於園區內啟用,迎接宣教新氣象。中會議長梁景龍牧師感謝總會長期以來關心重建工作,新事務所除了交通便利,更象徵教會堅持與受苦的兄弟姊妹同在之精神。總會總幹事林芳仲牧師率領多名幹部前往致意,感謝所有參與重建事工者的辛勞。
魯凱中會8月27日為新事務所舉行啟用感恩禮拜,林芳仲肯定魯凱中會像排灣中會一樣,每年屬下各教會奉獻經常費十分之一給中會,雖然屬下教會的規模都不大,但彼此團結推動宣教工作;而佳暮教會願意與中會合作,提供3樓作為新事務所辦公處,免去中會購地的負擔,同樣值得其他中會參考。他並肯定魯凱中會在4年重建過程進行宣教轉型,如今形成一套因應天災的體系。
長治百合園區第2期永久屋由魯凱族及排灣族的受災戶組成,分別來自屏東霧台鄉及三地門鄉7個部落。2010年,慈濟基金會原本有意爭取興建,但魯凱中會憂心杉林大愛園區不尊重原住民文化和基督信仰的情況重演,遂聯合其他3宗派組成「魯凱基督宗教聯盟」找縣府協商,為族人發聲。後來長老教會總會八八水災重建中心居中協調,成功向政府爭取到由長老教會與紅十字會共同興建永久屋,並預留12間教會用地。
如今在長治百合園區有排灣中會長原教會及魯凱中會佳暮、谷川教會三間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認為教會設立於此,成為盼望的記號。他並說,馬政府倉促制定重建條例,漠視部落集體權,擅自將原鄉劃為危險特定區域,造成長期的重建困擾;原住民對家的觀念不只是一棟房子,其生活、精神、文化與山林緊密依存,族人對永久屋的適應、就業問題仍需關注。(相片提供╱方嵐亭)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回到新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