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加入會員
│
會員登入
│
點數說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
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0月15日 星期三
聖經
知識
辭典
詩歌
新聞
網站
好友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聖經閱讀
NIV
靈修
日記
每日閱讀
計算機
本日金句
聖經學苑
資訊
今晚禱告
智慧搜尋
主題聖經
聖經彙編
新聞
教會
活動
詩歌
好站50
工具
英文
讀書會
貼圖
影片
小遊戲
社群
儀錶板
部落格
朋友
交友
塗鴉牆
不能少!
知識
聖經檢定
知識庫
主題辭典
人名
地名
分享
找講道?
禱告廣場
為教會
為孩子
感恩牆
文章
見證
遊戲
聖經書櫃
經頭腦
經攻戰場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網靈修日記
我的靈修日記
寫靈修日記
苏柒七七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所以你當歸向你的 神;謹守仁愛、公平,常常等候你的 神 何西阿書12:6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若遵守我的道,謹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子;我也要使你在這些站立的人中間來往 撒迦利亞書3:7
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馬太福音4:4
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 你的神 馬太福音4:7
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 神,單要侍奉他 馬太福音4:10
天國近了,你們應該悔改 馬太福音4:17
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天國近了,你們應該悔改,信福音 馬可福音1:15
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馬太福音4:19,馬可福音1:17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神。這是誡命中的其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馬太福音22:37-40
主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在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馬可福音13:29-31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做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卻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
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但我知道,你們心中沒有 神的愛。我奉我父的名來,你們並不接待我:若有別人奉自己的名來,你們倒要接待他。 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 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
約翰福音5:39-44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凡得永生。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神獨生子的名 約翰福音3:16-18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
約翰福音11:25-26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 約翰福音14:6-7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哥林多前書10:2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哥林多前書13:13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哥林多後書12:9
餅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提摩太後書3:15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摩太後書3:16-17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人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
啟示錄3:20
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那並不是福音,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無論是我們,是天上來的使者,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我們已經說了,現在又說,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加拉太書1:6-9
你們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大書3節
使他們真知,上帝的奧秘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裏面藏著。因為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歌羅西書2:2-9
在我以前沒有真神,在我以後也必沒有。以賽亞書43:10
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上帝,再沒有別的神。以賽亞書45:22
耶和華的眼目遍查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 歷代志下16:9
日記內容
今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我在保祿書局上所訂購的思高聖經,標籤和聖經包都已經完成取貨
現在可以好好研究神呼召給我的事情
神呼召我於9/28號在財團法人聖保祿孝女會附設上智文化事業底下的保祿書局
買七百元的七十周年的思高聖經,來搭配和合本聖經研讀
索引標籤,用來指引,我變化成用來保護書頁的,花費一百三十元,免費送
聖經包是中等大小,皮革製558元,差額正好是標籤的一百三十元
一分錢一分貨,升級後的聖經包品質質量變好
現在是兩種譯本對照著恭讀神的話語
明天我祖母會從淡水回新莊,她知道我有思高聖經,沒有說什麼
奶奶支持我讀聖經,她也希望我參考不同譯本
這不就正合奶奶的意
天主教聖經思高聖經,新教聖經和合本聖經
兩種版本的聖經,都指向神
所以無論是何譯本
都來源於基督信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是基督信仰,應該合一
我明天要和奶奶一起讀神的話語
動作
葛琳妮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民數記第27章
民數記第28章
日記內容
在《民數記》27章中,西羅非哈的五位女兒勇敢地向摩西和會眾領袖提出要求,為父親無子嗣而面臨失去產業的情況爭取權益。這在當時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極不尋常,顯示出她們極大的信心與勇氣。聖經記載她們尚未出嫁,可能年紀尚輕,但卻不因身分或文化限制而沉默,反而成為神用來推動律法進步的器皿。這提醒我們,信心不在乎性別或地位,而在於是否願意站在神的公義中行動。接著,神命令摩西將領袖的職責轉交給約書亞,顯示屬靈領袖不是靠個人地位延續,而是照神旨意忠心傳承。
第28章則詳細規定每日與節期獻祭的制度,反覆強調敬拜的規律與獻祭的細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獻祭所需的細麵與酒,在曠野生活中並不容易取得,可能透過交易從外族而來。這引發一個重要思考:這些「非以色列製造」的祭品,若未獻給偶像,也未被視為不潔,就能經由祭司按律法處理而被神接納。這表明神看重的是是否遵行祂的方式與誠心獻上,而非物品原始的來源。
總的來說,這兩章讓我們看見,無論是人如何行動(如西羅非哈的女兒),還是物如何分別(如外來的細麵),只要在神的律法與心意中,都能成為神聖潔的器皿。
動作
aromatic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彼得後書第1章
日記內容
彼得後書第1章1:1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神和(有古卷沒有和字)救主耶穌基督之義,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多多的加給你們。
動作
jackson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雅各書第1章
日記內容
雅各書第1章1:1作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動作
從黑暗走進光明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讀經釋義
立石紀念神恩典
約書亞記4:1-24
日記內容
問題反思
你為何要把神的恩立記在心及時刻數算?
經文回應
「全然信靠」是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並需要人不斷累積這經驗的結果,可惜人的軟弱使我們常常忘記神的作為和恩典。「立石」是要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忘記神的恩典,還要持續見證和傳揚祂的作為。
禱告
主啊!幫助我時常数算祢的恩典,在變幻無定的世界中,專心倚靠祢的供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動作
lianchen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歷代志下第3章
歷代志下第4章
日記內容
所羅門十分看重敬拜的事奉,所以在建造聖殿工作上,他一點也不馬虎。他本著謙卑的心,全然投入建造工作中,又以最好、最榮耀的質料獻給神。
動作
Tina Yang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歷代志下第28章
歷代志下第29章
歷代志下第30章
日記內容
希西家王帶領百姓認罪歸正.敬畏順服神,並且獻燔祭與贖罪祭.這是多麼的美好,也因此主耶和華神賜下平安與喜樂.
動作
Tina Yang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歷代志下第廿八章至第卅章
日記內容
專心尋求神.順服神.倚靠神,主必垂聽祈禱.
大衛.所羅門.猶大國:羅波安---亞比雅---亞撒---約沙法---約蘭---亞哈謝---亞他利雅---約阿施---亞瑪謝---烏西亞---約坦---亞哈斯---希西家
動作
李祥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日記內容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是奉耶和華
動作
何家虎
的靈修日記 (2025/10/06)
經文
點選閱讀
利未記5章1-13節
日記內容
我是否會輕忽生活中的小罪?我是否留意罪對他人造成的虧損,應當給與補償?
親愛的主耶穌,求主的聖靈常提醒我輕忽的小罪,使我的良心一直被上帝的話引導,保持對罪的敏銳與對主赦免的充分確信。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動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共16459頁
網站服務由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 提供
Serve by Chinese Christian Network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切換成行動版
│
索取酷卡
│
網站說明
│
內容檢舉
│
連結本站
│
聖經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