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10月25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全網靈修日記 我的靈修日記 寫靈修日記

fredchung3151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使徒行傳第3章
6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7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8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阿們!
使徒行傳第4章
8那時彼得被聖靈充滿,對他們說:9「治民的官府和長老啊,倘若今日因為在殘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問我們他是怎麼得了痊愈,10你們眾人和以色列百姓都當知道,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愈是因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他從死裡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箴14章
1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15愚蒙人是話都信;通達人步步謹慎。26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27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阿們!
動作

Joë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那些有精巧技藝的人,我也賜給他們才智,能夠製造我所吩咐的各種器物
/我們能夠做什麼能夠有創意也都是來自神的 ㄣ
動作

jackson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馬可福音第14章14:12除酵節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羊羔的那一天,門徒對耶穌說:你吃逾越節的筵席要我們往哪裡去預備呢?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進城去,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面而來,你們就跟著他。他進哪家去,你們就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在哪裡?我與門徒好在那裡吃逾越節的筵席。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你們就在那裡為我們預備。
網友回應

Joë回應: 神都預備 阿門

動作

aromatic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路加福音第8章8:11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動作

從黑暗走進光明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問題反思
在兇惡與危難中,你看見神嗎?

經文回應
神的計劃不是我們的計劃,事情可能無法完全按照我們的意願進行。但是神會一直同行帶領。願聖靈繼續引導,讓我們在黑暗時刻,在兇惡與危難中,看見神的奇妙與大能。

禱告
主啊!願祢恩領前路,讓我在苦難之中仍相信祢是掌管一切的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動作

lianchen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苦難是信心最好的學校,神常用饑荒作教材來訓練祂的僕人,以堅固他們信靠神的心
動作

三多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約伯絕望的言語雖然不是對朋友們說的,卻要求某種解釋。

以利法以令人喜悅的讚詞開始,稱讚約伯的名望,尤其是他幫助在困難中人的能力150。教導是「教育」的專門術語,在智慧圈中用來指藉著操練所作的生活訓練。

先知哈巴谷生在動盪的約雅敬時代,他看見國家政治與宗教的腐敗,也明白國際間的險惡;他向神呼求多時,但神好像掩面不顧,因此,他陷入一個信仰的掙扎?。

網友回應

Joë回應: 在苦難中 確實辛苦 容易埋怨,求神幫助我們,勇氣 力量

動作

Tina Yang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奴僕的軛就是屬世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以及今生的驕傲.
其實人是無法聖潔的,因為行出良善或許可以做到,但是意念良善就很難.因此自己要持續努力,向著意念聖潔的標竿前進.
網友回應

Joë回應: 感謝分享一起努力 阿門

動作

Tina Yang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忌妒.---這真是有利的針砭,追想自己過往的職場生涯,的確充斥了這些.即便現今在教會內也常發生.因此祈求聖靈警醒管教孩子,不可出現這些不蒙主喜悅的心思意念.
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自己不可或忘的是仁愛的信心,而不單指信心,因此不可貪婪.忌妒.自私.說謊.作假見證陷害人.發怒到日落以及淫行與淫念.
動作

李祥 的靈修日記 (2025/04/14)
經文 點選閱讀
日記內容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