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邱國榮採訪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於今年1月召開第74屆第二次議會,並通過「婦女團契年齡提高至70歲」的提案,後續將提送總會審議。此提案由濟南教會長老、現任(103屆)北部大會女宣道會主委謝育賢提出,目的在因應長老教會整體高齡化趨勢,期盼透過修法,讓更多婦女仍能參與服事,並有正式的選舉權與表決權。
謝育賢在2月17日受訪時表示,依據現行條例,婦女團契的會長及部員年齡上限為65歲,超過該年齡者雖可參與會議,卻不具備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她以自身經驗舉例,擔任婦女部長期間,發現許多婦女在65歲退休後,雖然仍有服事的熱忱與能力,卻受限於年齡規定,無法擔任要職或代表教會參與決策。
「65歲其實是一個成熟且仍有活力的年齡,現在社會的平均壽命延長,許多人在這個年紀仍然健康有精力,但我們的教會制度卻讓她們無法發揮所長,這對平地教會的婦女來說並不公平。」謝育賢表示。
此外,謝育賢也提到,原住民教會的婦女團契年齡規範與平地教會不同。由於政府提供原住民55歲即能退休的政策,因此原住民婦女能夠在55歲至65歲間擔任要職,避免人力斷層的問題;但對於平地教會而言,婦女多於65歲才退休,導致剛能投入教會服事時,卻因年齡超限而受阻,形成制度上的落差。
談及修法後的影響,謝育賢指出,若年齡限制提高至70歲,將能改善目前教會人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婦女團契的選舉及領導階層。「現在很多教會的婦女團契會長年齡已超過70歲,但由於規定,他們無法正式代表教會參與區會或中會的決策工作,甚至影響婦女部的組織運作。」她補充,許多中會在選舉婦女部長時,因為人數受限,導致代表難產,影響事工推動。
「這次七星中會已經通過修法,讓我們在選出區長時不再遇到困難,目前的新任區長當中,就有兩到三位已超過65歲但未滿70歲,這代表她們仍能貢獻所長。」謝育賢說明,這項修法對於婦女事工的持續發展將帶來正面效益。
針對台灣長老教會整體高齡化趨勢,謝育賢坦言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她表示,台灣社會平均壽命延長,70歲仍屬健康活躍的年齡層,但教會內部卻出現年齡斷層,世代交替未能順利銜接。
她認為,面對高齡化,應積極規劃不同年齡層的服事方式,例如針對65歲至70歲的族群,提供合適的服事機會,讓這些經驗豐富的人能持續貢獻,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她強調,這不僅是婦女團契的問題,更是整體教會需要思考的課題。
謝育賢表示,過去曾有其他中會提案提高婦女團契年齡上限,但因總會有不同立場的考量而遭否決。今年,七星中會再次推動此案,並將提送總會,期盼獲得更廣泛的支持。她表示,她將持續努力,盼望能為婦女事工帶來更公平合理的制度,讓每位願意服事的婦女都能夠擁有參與的權利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