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柏編譯】日本基督教團(UCCJ)與在日大韓基督教會(KCCJ)於8月1日聯合發表〈2025年日本基督教團.在日大韓基督教會和平信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與《日韓基本條約》簽訂60週年之際,共同呼籲日韓社會正視歷史遺留的創傷與裂痕,並以悔改的行動回應當代的仇恨言論與社會不公。
這份信息由UCCJ總會議長雲然俊美與KCCJ總會長梁榮友共同署名,內文強調他們不是代表國家,而是為那些在歷史與現實中受傷、被忽視的人們發聲。信息邀請大眾反思戰後80年的意義:為何同一天,有人稱為終戰,有人視為光復,更有人定義為敗戰?「我們的社會是否曾真正傾聽過國界之外,所有因帝國主義與戰爭而受苦的聲音?」
針對簽訂60週年的《日韓基本條約》,信息批評這是一場充滿問題的妥協。當年日本用「經濟支援」的名義,迴避對殖民統治的補償責任;韓國政府則出於經濟考量接受了這個方案。這樣的妥協,為日後的歷史修正主義提供藉口,也讓個人的傷痛與賠償問題被擱置。信息更點出,那些被遺留在日本的「朝鮮籍」人士,他們的處境在過程中被徹底忽視,凸顯了雙方都缺少了深刻的悔改。
這份省思也觸及戰爭中的加害責任。信息將廣島慰靈碑「過錯不再重演」的誓言,與韓國為越南戰爭暴行道歉而立的雕像並陳,呼籲雙方都應有自我反省的勇氣。同時,也提醒日本社會應為曾將韓戰視為經濟發展的「特需財」而悔改,並將同理心擴及到巴勒斯坦等正在發生人道危機的地區。
針對在日韓人與庫德族群的仇恨言論及犯罪,信息直言,部分政治人物的發言正在助長敵意,呼籲人們應探索「與人共存」的社會樣貌。信息更點出,在物價上漲、薪資停滯的環境下,許多人感到前途渺茫,社會瀰漫著「我也是受害者」的無力感。這種氛圍下,「自我責任論」讓個體更加孤立,而社群媒體上的言論則輕易地點燃人們的敵意。
面對這些困境,應以耶穌為門徒「洗腳」作榜樣。信息解釋,這代表一種不再是指責彼此汙點、加深對立的態度,而是願意彎下腰,互相洗淨髒汙、承認自身不足的謙卑行動。教會一同呼籲,唯有透過這樣共同悔改與和解的實踐,才能從當下開始,重新建立真正的信任與和平。(資料來源:UC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