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赦之罪》探討神性與人性掙扎 編劇譚善揚:盼基督徒信聖經而非牧師
2025年06月20日
(採訪:何栩昕)【時代論壇訊】耶穌教導要寬恕人「七十個七次」,但饒恕並不容易,近日上映的電影《不赦之罪》就是探討此題目,並以牧師作為探討對象。作為基督徒的編劇兼導演譚善揚希望講述神性與人性間的掙扎,更希望信徒記得,所信的是聖經,而不是牧師。
在一場由教會群體主辦的放映會中,有觀眾提問,電影中的牧師很像很神聖的,可以原諒間接害死自己女兒的兇手,但這有點脫離了人性,正常人難以理解。該劇的故事內容顧問蘇平恩牧師坦言: 「這(要寬恕)的確是一點都不『人性』,但人(基督徒)就要懂得『人神兩面走』。」他指,人如果只憑自己的理智,的確無法寬恕別人;但上帝要人懂得寬恕,都是基於愛。上帝希望人懂得放下自己的執念,放過自己,「否則自己都會好辛苦」。這個過程常人很難做到,所以人才要依靠神。
而對於劇中牧師女兒的反叛,譚善揚說:「沒有人可以直接了解這個女生的內心想法。」他坦言對牧師女兒的描述是刻意留白,有時我們以為很了解某一個人,但其實並不然。編寫出這些劇情,都是基於自己對牧師兒女的觀察,不論在牧師還是在很多人的眼中,皆認為牧者子女是最乖巧,但可能他們才是最猜不透。
有觀眾則問到,當人面對苦難,就如電影中牧師的女兒死去,基督徒為何仍要說是「神的安排」?蘇平恩表示,當苦難發生,我們可以反問上帝「為何會這樣」,也可以不開心。他強調,「信耶穌唔係一天都光晒!」但他補充,在經歷苦難的過程中,人要不斷問神,然後讓神親自回應人的問題。
譚善揚又指,對很多信徒而言,牧師的話就代表神的話,因此就會相信牧師的話,例如劇中牧師叫希望被寬恕的主角背起大十字架走到山上,或許信徒真的會這樣做。譚善揚提到現在仍舊記得一位牧師的說話: 「千萬不要信牧師,信聖經就好了!」他亦希望信徒看過電影後,會記得這個信息。
至於劇中飾演渴望被寬恕的強姦犯「阿樂」的歐鎮灝分享,自己雖然不是信徒,但從小在基督教學校成長,身邊亦有部份人相信基督教。他形容,拍攝期間投入角色時,感到「信教的過程很幸福,是有一個很被幫助的空間。」他又認為教會很神聖、寧靜,坦言拍攝後都會情不自禁地聆聽詩歌。
是次放映會由Stepping Stones舉辦,於6月13日晚上在高先電影院舉行。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