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撒母耳記下17章1-14節
|
|
←【前一篇】撒母耳記下16章15-23節
|
【下一篇】撒母耳記下17章15-29節→
|
|
本篇研經釋義,當日與讀經會同步刊出:https://www.su101.net/archives/24493
金句:押沙龍和以色列眾人說:戶篩的計謀比亞希多弗的計謀更好!這是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撒母耳記下17章14節)
兩位策士兩種計謀
押沙龍身邊有兩位謀士,一位是善謀的亞希多弗,一位是臥底的戶篩。耶和華定意實現某謀略,那個謀略便能成就,因上帝的心意高於一切。
一、精兵追趕速戰速決(1-4節)
亞希多弗提議剿滅大衛以速戰速決為佳,因逃難之人兵累馬疲易於狙殺。他懇求押沙龍准許他從全以色列國中挑選一萬二千精兵,編成十二縱隊,八方追趕、合力圍擊。乘大衛四面楚歌,措手不及時,拔劍刺死便是,終能四海歸心,合境平安。這個作戰計劃,君王及眾長老都以為美好,只是還沒有詢問過戶篩是否可行。
二、絕非等閒速戰不妥(5-10節)
押沙龍召來了戶篩詢問意見,戶篩認為不妥。因大衛既是慓悍戰士,也是一名作戰英雄,而目前跟從大衛的人全都是勇士。他離開京師逃亡,心中自是惱恨,有如母熊喪子,定想絕命反擊。何況要殺大衛談何容易,他於戰陣中總是神出鬼沒,或伏於艱險、或藏於洞中,讓人無法預測。雖我眾敵寡,若不幸被他各個擊破,全軍再有如獅子般的膽量,軍心也必因此煥散、消化。
三、大軍對陣才是上策(11-14節)
戶篩認為,讓兩軍對陣才是上策。因卅年前以色列已有卅萬部隊,今天王若再發號令,將但至別是巴各地軍旗會合於京師,將士、兵員總人數接近四十萬。大軍結集完成,由王御駕親征,過約但河,伐基列地,氣勢必如露水落於地面。拉繩移城入河,磚石屍身不見,大獲全勝,指日可待。押沙龍以戶篩之策為佳,因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
默想/應用: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良謀一定出於上帝。
祈禱/行動:
天父,雖然經常計劃跟不上變化,我惟願緊跟從祢,求祢指引我的腳步,讓我走在祢的心意中。奉主名求,阿們。
莊育銘牧師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NoNbV-ZpI
小組/團契時光:
一、為押沙龍、亞希多弗與大衛王找出路。請分享:擁有民心如何能更謙卑,深諳謀略如何能有智慧,長久在位如何能更積極?
二、上帝曾在何事上管教我?我如何能不輕看上帝的管教?
三、基督徒應如何規劃自己的生活、家庭、學業與工作?應如何倚靠主,走過人生艱險?如何讓上帝的心意落實在生命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