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11月16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每日閱讀首頁 蘇老師時間 劉三講古 張牧師開講 每日親近神
林南禱告手冊 胡邵明牧師靈修 宣教日引 荒漠甘泉 慕安德烈
每日新眼光讀經 每日靈修小品 信心支票簿 湯新如牧師靈修 今日恩典365
奔向日出 黃牧師靈修 劉彤牧師靈修 芥菜種靈修日誌 活潑的生命
三讀三禱運動 英文靈修



討好人跟討主喜悅...—2025改變帶來醫治 9

←【前一篇】如何敞開自己~~~—2025改變帶來醫治 8

很多人不喜歡承認自己會討好人這件事情,因為「討好」兩個字實在太負面了,但是這個文化的確非常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40歲以上的中年人會比較明顯,但即便是年輕一代其實也深受影響,只是沒那麼自覺而已。
討好的文化是怎麼形成的呢?
當然跟上千年威權的背景以及集體的意識有關,像我們這種在教官以及嚴格老師與長輩管教下長大的孩子都會自動討好,希望取得權威的認可,然後在亞洲的集體意識之下,也會希望自己不是麻煩製造者,所以也很自動配合團體的行動,無形當中就養成了討好的習慣。
從好的一方面來看,我們比較熱心助人,因為在心靈深處我們非常期待整體的和諧,但缺點就是無法設立界線,嚴重一點的話就無法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該拒絕的時候沒有勇氣say no會勉強自己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卻不自知,長久下來會精神透支,甚至產生抱怨。
年輕一代比較沒有這個問題,但是還是很容易怕別人不高興,雖然集體意識沒有那麼強烈,但是自信心還是不足,骨子裡還是在討好,因為都給自己設立了很高的標準,自我要求都很高。
當然,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那麼高的期待了。不像過去,自己會期待得到別人的幫助也很樂於幫助別人,那種集體文化已經逐漸走入歷史,但是年輕一代依然不免期待自己得到很多的肯定,所以無形中還是會很在乎別人的看法。
或許大家會困惑,聖經不也說我們應該要討主喜悅嗎?
其實兩者完全不同,討主喜悅是對真理的實踐,就是不管人家喜不喜歡你,只要是對的事都要有道德勇氣去做,這個方向完全違反我們的文化,所以必須有聖靈的引導和感動在背後支持。
討好人則是習慣性怕人家不喜歡我們,就算我們是對的,還是會很在乎別人的看法,還是會有壓力,因為已經很難接受有人討厭自己或者反對自己,難以理解堅持對的事怎麼還會有這麼大的壓力,這個底層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因為我們文化的底蘊就是沉默。
基督徒都知道寧可得罪人也不敢得罪神,但這幾乎都只存在於理論,實際運作上會看到很多令人沮喪的例子,可見我們的文化還是非常討好群眾的。
在這樣的背景中,成為基督徒其實是很大的挑戰,所以作者特別提出來這些觀念,希望幫助基督徒勇於堅持。
下回不安的時候,就可以自己檢視「是不是?我的討好毛病又犯了。」
明日預告
好時間與壞時間


本專欄原始出處為愛加倍靈修中心之劉三講古 Agape Care Ministry
特別感謝劉牧師授權轉載。版權所有,轉載及相關版權問題請洽劉曉亭牧師。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