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該如何開始設立界線?—2025改變帶來醫治 14
|
|
←【前一篇】沒有界線會怎樣?—2025改變帶來醫治 13
|
|
|
1.先從辨認並面對自己的感受開始
如果連自己的不舒服都無法發現,我們就不可能設立界線。
這也是最難的部分,因為我們早就壓抑到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舒服了,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們覺得自己不舒服不是一件好事,我們不是任何時刻都應該處於甘心樂意的狀態嗎?
這是很多人的誤會,作者從來沒有說「只做讓自己舒服的事」。
甘心樂意承擔別人的壓力當然是好事,但是還是要分辨一下,我們承擔了別人真的是好事嗎?
其次就是,真正的甘心樂意其實是先承認自己真正的感受,經過消化之後確認自己做的是對的事才會產生心甘樂意。
例如,養育小孩的過程有許多的犧牲奉獻,大家都知道養小孩很累,所以我們需要很多的支持,不只是情感上的也包括現實生活有人可以來替換一下,有人可以來分擔,一個有界線的人會承認自己需要幫助,會意識到自己的臨界點,也會請求幫助,不會硬撐。我們承認一件事情的價值並不等於「我們覺得過程沒有辛苦」,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感受,然後願意去承擔這個壓力,這才是界線。
另外,只有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我們才會練習說no,適度的拒絕別人不代表我們很自私,只不過是很勇敢的承認自己沒有這個能力。
如果有人跟你借一筆你拿不出來的金額,拒絕是很正常的,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卻是一種煎熬,因為他看見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會很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不能解決別人的困難會讓他覺得很難受,因為他不知道怎麼處理這種感覺。
知道自己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是自己的責任?哪些是別人的責任,這就是界線,想要有正確的判斷就必須先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去做這些事。
2.把適度的拒絕看做對別人的祝福
我們不忍心拒絕別人往往是不希望有人受苦,但我們很容易忘記:人的成長往往是透過苦難,我們不應該承擔別人的苦難,這只會讓我們所關心的人更沒有責任感也更沒有抗壓性,真正愛一個人不是代替他受苦而已,而是希望他有能力抗壓,並且我們也要仔細自我評估我們是不是透過幫助別人來證明自己,看起來是為了別人,其實最終還是為了自己,這就不是好事。
3.堅持做對的事
在我們的群體文化當中,很容易大家都當濫好人,都不出聲音,都不想談論對錯,正因我們是一個沒有界線的社會,大家才會覺得很累,就像國王的新衣,我們彼此催眠,不想得罪某些人,反而去指責那些堅持對錯的人,久了以後,劣幣驅逐良幣,不只是敢怒不敢言,而是失去了對事情判斷的能力。
包括基督徒在內,我們常常為了和諧而犧牲了是非,我們不想捲入紛爭,最後加入了沉默的大眾。
設立界線,不只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上帝負責,對別人負責,這種道德勇氣是基督徒該堅持的!
明日預告:
書中個案研討
|
|
|
|
本專欄原始出處為愛加倍靈修中心之劉三講古 Agape Care Ministry
特別感謝劉牧師授權轉載。版權所有,轉載及相關版權問題請洽劉曉亭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