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每日研經釋義:歷代志上10章1-14節
|
|
←【前一篇】每日研經釋義:歷代志上9章1-44節
|
【下一篇】每日研經釋義:歷代志上11章1-9節→
|
|
本篇研經釋義,當日與讀經會同步刊出:https://www.su101.net/archives/27927
金句:…因為他干犯耶和華,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所以耶和華使他被殺,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歷代志上10章13-14節)
以色列國歸於大衛
雖然大衛在年輕時就已被膏立為王,但始終沒有與掃羅爭奪王位,大衛成就了受膏者該有的風範。上帝要使大衛王朝成彌賽亞王朝,並要使聖城成為唯一合法的中央聖所獻祭所在,因此,王權與敬拜中心便轉移至耶路撒冷。
一、掃羅自刎基利波山(1-7節)
基利波山在加利利海南方30公里處,山脈走向由耶斯列城的南面起,向東南東方延伸,直到約但河谷止,長約13公里,寬約5至8公里。非利士人在基利波山殺了掃羅的三個兒子,掃羅自己則中箭受傷,只能伏在刀上而亡。為掃羅拿兵器的人見王死了,也自盡而死。非利士人因以色列人棄城逃跑而侵入加利利地。
二、屍身首級分處異地(8-12節)
非利士人原先並不知掃羅王已死,直到第二天清理戰場才發現王的屍身,於是剝了王的軍裝,並割了他的首級。為炫耀徹底勝利,便把君王的頭臚掛在大袞廟高處,軍裝放在亞斯他錄廟中,屍身則釘在伯珊(伯善)城牆上(撒上31:10),掃羅真是身首異處了。
位於河東距伯善城不遠的基列雅比居民,聽聞此事,立即集合城中勇士,來到約但河西伯善城,取下掃羅屍身,帶回雅比安葬,並為君王之死禁食七日,因掃羅曾拯救他們(撒上11:1-11)。
三、干犯上帝必得報應(13-14節)
掃羅登基二年時,密抹大戰在即,撒母耳遲遲不來,百姓漸從吉甲散去,於是他自作主張獻了燔祭(撒上13:1-13)。撒母耳死後,掃羅要求交鬼婦人將死去的先知招上來求問(28:1-16)。掃羅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國權因而被上帝奪走,上帝將它賜與大衛(撒上13:14; 28:17)。
默想/應用:
掃羅越權,不願順從上帝的命令,只想倚靠自己,結果領受罪罰。
祈禱/行動:
慈愛的天父,我願遵行祢的命令,守住祢的誡命,當危難臨到時,求祢賜給我耐心,等候祢的引領,惟願祢的旨意成就。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莊育銘牧師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FcgJ4Jwy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