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11月5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每日閱讀首頁 蘇老師時間 劉三講古 張牧師開講 每日親近神
林南禱告手冊 胡邵明牧師靈修 宣教日引 荒漠甘泉 慕安德烈
每日新眼光讀經 每日靈修小品 信心支票簿 湯新如牧師靈修 今日恩典365
奔向日出 黃牧師靈修 劉彤牧師靈修 芥菜種靈修日誌 活潑的生命
三讀三禱運動 英文靈修



靠行為稱義?

←【前一篇】虛假宗教與真實信仰

【下一篇】像基督的智慧→

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2:17)

雅各在這處經文裡表達的意思,與「因信稱義」的真理並沒有衝突。雅各不是反對因信稱義,乃是反對鬼魔式的信心,因為那不是得救的信心(參14節);鬼魔清楚知道神的存在,不能不相信,但這種理性上的同意,不同於引致悔改的相信(參徒2:38),是不能叫人得救的。

雅各引用創世記第十五章6節指出,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不過,雅各把信心引發的行動,與信心一起並論(參17, 18, 20, 22, 26節),繼而作出結論說,亞伯拉罕之被算為義,是藉獻以撒得以確立。

也許有人仍會問:究竟雅各是否倡議「信心」再加上「行為」才得「算為義」呢?我們可藉著第18節的假設而知──從該處能推演出,行為是一定源於信心;但信心卻不是源於行為。

故此,不是信心加上行為使人稱義;乃是人本著神的恩典、藉著信心,因此稱義(參弗2:8-9)。若然有真實的信心,也就必有行為作為證據了。

~陳明斌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devotion/devotion.aspx?id=tr20200217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2020年1-2月(中國信徒佈道會)」。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Miyochou

有真實的信心,也就必有行為作為證據了。


發言日期:2020/02/18

小小羊兒

乃是反對鬼魔式的信心,因為那不是得救的信心(參14節);鬼魔清楚知道神的存在,不能不相信,但這種理性上的同意,不同於引致悔改的相信(參徒2:38),是不能叫人得救的。

發言日期:2020/02/18

小小羊兒

行為是一定源於信心;但信心卻不是源於行為。

發言日期: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