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7月7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每日閱讀首頁 蘇老師時間 劉三講古 張牧師開講 每日親近神
林南禱告手冊 胡邵明牧師靈修 宣教日引 荒漠甘泉 慕安德烈
每日新眼光讀經 每日靈修小品 信心支票簿 湯新如牧師靈修 今日恩典365
奔向日出 黃牧師靈修 劉彤牧師靈修 芥菜種靈修日誌 活潑的生命
三讀三禱運動 英文靈修



在衝突中成長

←【前一篇】信心不夠

【下一篇】這樣夠了嗎?→

在衝突中成長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8章1~20節

18:1 那時候,門徒來問耶穌:「在天國裏誰最偉大?」 2 耶穌叫了一個小孩子來,讓他站在他們中間, 3 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除非你們回轉,變成像小孩子一樣,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 4 像這個小孩子那樣謙卑的,在天國裏就是最偉大的。 5 為了我而接待這樣一個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6 「無論誰使信徒中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離棄我,倒不如用大磨石拴在他的脖子上,把他淹死在深海。 7 這世界竟有使人離棄我的事,多麼悲慘啊!這樣的事固然會發生,但是那造成這種事的人要遭殃了! 8 「如果你的一隻手或一隻腳使你犯罪,把它砍下來,扔掉。缺手缺腳而得永恆的生命,比手腳齊全而被扔進永不熄滅的烈火中好多了。 9 如果你的一隻眼睛使你犯罪,把它挖出來,扔掉。只有一隻眼而得永恆的生命,比雙眼齊全被扔進地獄的火裏好多了。」 10 「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人。我告訴你們,在天上,他們的天使常常侍立在我天父的面前。 11 12 「你們試想,假如一個人有一百隻羊,其中的一隻迷失了,難道他不留下那九十九隻在山野間、去尋找那隻迷失的羊嗎? 13 我告訴你們,他找到了這一隻迷失的羊一定非常高興,比他有那九十九隻沒有迷失的羊高興多了! 14 同樣,你們的天父不願意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人迷失。」 15 「假使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見他,指出他的錯誤;只是要在他跟你單獨在一起的時候才這樣做。假如他聽了你的勸告,你便贏得你的弟兄。 16 假使他不聽,你就約請其他一兩個人一起去;這樣,每一句指責的話都有兩三個人可以作證。 17 如果他仍然不聽,就把這件事的始末向教會報告。他對教會也不聽從的話,你就把他當作外人或稅棍看待好了。」 18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們在地上所准許的,在天上也要准許。 19 「我再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如果有兩個人同心合意地祈求,無論求甚麼,我的天父一定為你們成全。 20 因為,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集的地方,我就在他們中間。」

衝突,有可能帶給一個信仰群體成長的機會嗎?你會怎麼處理信仰團體中的衝突呢?是選擇面對?或逃避衝突呢?今天的經文提到,若「你的弟兄得罪你」(或「你的弟兄犯罪」),經文把責任交給被得罪的人,並提供面對衝突的方式:先私下單獨找這位弟兄,指出他的錯誤;若他不聽,再帶一兩個見證人一起作證;若再不聽,就把事件始末報告教會(馬太福音18章15節~17節)。

從經文的描述,我們看見解決衝突的過程,並不是要定罪那得罪人的弟兄,而是要挽回他,與他復和,重新贏得他。因此,這個饒恕的過程,有時候需要在見證人與群體中進行。從經文建議的饒恕過程中,可發現經文並不是要我們忘記對方所犯下的過錯,而是要真實指出對方的錯誤,幫助他意識到自己傷害了他人,讓他有承認錯誤的機會!

在我們的信仰群體中,那得罪我們的人是誰?他是群體中弱勢的邊緣人,或是擁有權力的領袖?無論得罪我們的是什麼人,我們都可能遇到一些無論如何都不願認錯的人。因此經文提到,即使經過私下指出錯誤、幾位見證人的作證、甚至整個教會的了解,還是會有不願認錯的人。儘管盡力挽回仍可能失敗,但這個饒恕、復和的過程,還是幫助我們真實面對衝突。當信仰群體發生衝突,相信任何一方先踏出第一步,將會幫助彼此朝向更美好的未來邁進。

屠圖(Desmond Mpilo Tutu)大主教在1995年擔任南非「真相調查與和解委員會」主席,面對過去種族隔離政策引發的仇恨,他提到只要願意說出真相的人,就能得到大赦。屠圖大主教在《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中提到:「在寬恕時,我們並沒有要求人們忘卻。相反,銘記過去是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暴行的重演。」寬恕是面對衝突的一條出路,幫助我們去理解得罪我們的人,設身處地去了解促使他們犯錯的壓力,讓他們有承認錯誤的機會!

面對衝突,有時令我們深感寬恕的過程是條漫漫長路。但是,記住過去,並且真實面對衝突,將會幫助得罪人的人以及被得罪的人一同走向更好的未來,也能共同經歷耶穌所說:「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馬太福音18章18節,和合本)



默想:

當遭遇人際衝突時,我的感受如何?我認為衝突之後,能夠幫助雙方關係和好的關鍵是什麼?

祈禱:

親愛的主,求祢賜給我力量面對人際關係的衝突,並賜給我勇氣,能真實地將錯誤指證出來。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新眼光讀經》材料由台灣教會公報社提供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Miyochou

真實面對衝突,將會幫助得罪人的人以及被得罪的人一同走向更好的未來。

發言日期: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