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7月14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每日閱讀首頁 蘇老師時間 劉三講古 張牧師開講 每日親近神
林南禱告手冊 胡邵明牧師靈修 宣教日引 荒漠甘泉 慕安德烈
每日新眼光讀經 每日靈修小品 信心支票簿 湯新如牧師靈修 今日恩典365
奔向日出 黃牧師靈修 劉彤牧師靈修 芥菜種靈修日誌 活潑的生命
三讀三禱運動 英文靈修



←【前一篇】上主是我的君王

【下一篇】讓路給上主先行的頌讚→

禱告,引導我們向著上主

詩篇94篇1~23節
誰為我起來攻擊作惡的人?誰在我這邊敵對作孽的人?(詩篇94篇16節)
【內容】
什麼時候你會禱告?2018年移居台灣的香港作家陳慧,在一次受訪時如此說:「你有一個盼望但不知要怎麼扺達,就只能祈禱而已啊。」她心有所感地寫下《拾香紀‧焚香紀》,在思念故鄉中發出控訴,在感嘆中向香港昔日的好時光道別:「超過三、四十歲的香港人長大的地方已經不在了;可是台灣人,你們的還在。」 控訴,是藉由譴責,表達出對生命失落、生活巨變的遺憾,吶喊公義不再,只能轉向上主呼求。詩篇94篇,正是這樣的祈禱。在缺乏公義的苦難中,詩人不知如何面對混亂的局勢,於是只能禱告。這樣的禱告,不是無助的情緒發洩,也不是不知所云的向空虛吶喊。詩人的禱告是有對象的,他肯定向著所信靠的上主祈禱,指出上主絕不會如惡者所譏諷的那樣看不見、不關心。詩人切切懇求說:「上主啊,祢是伸冤的上帝;求祢顯示祢的義憤。祢是全人類的審判者;求祢起來,報應狂傲的人。」(1~2節) 禱告成了詩人的工具,期待藉由禱告,願上帝的審判實現,帶來他所期待的改變。美國靈修作家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牧師說:「鋤是為耕作,書是為學習,鍋是為煮食,禱告是為相信。」這相信的禱告,不是人無能得著所欠缺的,只好自己擺爛,期待上帝。不,禱告是我們為了達成所盼望的一種努力。所以,假若我們真的想實現所盼望的,想完成上主賜予的夢想,就得好好向寫下詩篇的禱告達人學習。我們要用詩人向上主祈禱的詩句來操練,使禱告成為我們熟練的工具,帶領我們專心仰望上主。

當詩人運用禱告,控訴那不認識上主、邪惡和愚昧的統治者時,也正是上主運用這工具形塑詩人生命的時刻。藉著禱告,詩人領受被上主用律法管教、教導的幸福,從內心得著面對恐慌的力量。因此詩人重新確立了:上主的律法必帶來正義(12~15節);上主信實的慈愛會扶持跌倒的弱勢邊緣人(16~19節);上主會庇佑信靠祂的人,並嚴懲腐敗與邪惡的官吏(20~23節)。

詩篇大部分是祈禱文,詩人寫下祈禱文,讓他的禱告成了上主在他身上執行其旨意,使詩人參與在祂的旨意中的工具。當這些祈禱也被我們用來禱告時,我們便得以和詩人一起向上主說出內心的渴望,上主也會因為我們全心向著祂,而引導我們更親近祂,使我們進入祂的公義、享有平安,並得著再奮起的力量。

【默想】
當視野狹窄的我呼求上主時,上主如何藉著我的祈禱,賜予我寬闊的境界,打開我的眼界?

【禱告】
主啊!謝謝祢藉著詩人的祈禱,使我確信祢公義的審判,使我從恐懼中得釋放,看見新盼望。奉主聖名祈求,阿們。


《新眼光讀經》材料由台灣教會公報社提供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小小羊兒

美國靈修作家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牧師說:「鋤是為耕作,書是為學習,鍋是為煮食,禱告是為相信。」

我們要用詩人向上主祈禱的詩句來操練,使禱告成為我們熟練的工具,帶領我們專心仰望上主。


發言日期: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