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始有終
|
|
←【前一篇】罪人的挽回
|
【下一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
|
《撒母耳記下12:26-30》約押攻取亞捫人的京城拉巴。約押打發使者去見大衛,說:「我攻打拉巴,取其水城。現在你要聚集其餘的軍兵來,安營圍攻這城,恐怕我取了這城,人就以我的名叫這城。」於是大衛聚集眾軍,往拉巴去攻城,就取了這城,奪了亞捫人之王所戴的金冠冕。
我管教孩子相當嚴厲,在他們年幼時甚至有體罰,但是我告誡自己一定要在心平氣和之時才能懲罰孩子,事前要解釋清楚他們為何被罰,被罰後一定要擁抱、安慰他們,讓他們知道管教是出於愛,爸爸對他們的愛從來沒有改變。神也一樣,祂知道即使人得到赦免,心靈仍然脆弱,會覺得從此會失去神的寵愛,不配服事神,所以神在赦免大衛後又賜他一個與拔示巴所生的兒子,就是日後的所羅門王,且喜愛他,特別藉先知拿單賜他名叫耶底底亞,意思是耶和華所愛。神對你我也一樣,神所愛的祂必管教,管教是必須的,罪得赦免後仍有後果,但是神的愛不改變。
之後聖經記載如何徹底打垮亞捫人,亞捫人的劣行和與以色列人的爭戰在本書第十章已有提及,但是戰爭一直沒有結束,這時才正式攻取亞捫人的京城,制服亞捫王,奪了王的冠冕,又使亞捫人服苦役,徹底投降,不再成為後患。拖延了那麼久,都是因為大衛放縱情慾,荒廢政務。約押要打發使者,告訴大衛聚集其餘的軍兵一同攻打亞捫的京城,就知道大衛如何失責。
我們服事主,為主爭戰,也要忠心盡責,有始有終,不能得過且過。以色列人進攻迦南地,沒有聽從神趕走所有迦南地的人,以致一直有戰事;亞捫人沒有被徹底打敗,就反复擾害以色列人;這些歷史都是教訓我們,跟隨主,作主工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像大衛一樣有了成績就放鬆自己。
神特意用一個莽夫約押來反映大衛的失責,約押談不上是個明白神心意的人,也犯了一些重大的錯誤,但是他在這裡表現得忠心耿耿,唯恐奪取了大衛的榮耀,即使這也可能是他要取得援兵的托詞,我們是否對神也忠心耿耿?我們有否在事奉小有成就之時奪取神的榮耀?
|
|
|
|
本專欄由黃天賜牧師授權轉載
【繁體每日靈修】
每週一至週五寄發,歡迎轉載,轉發,或邀請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