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別種下苦毒與仇恨的禍根
|
|
←【前一篇】真誠的悔改與赦免是解決罪的最佳方法
|
【下一篇】才華的危險→
|
|
《撒母耳記下14:24-25,27-28,32》於是約押起身往基述去,將押沙龍帶回耶路撒冷。王說:「使他回自己家裡去,不要見我的面。」……押沙龍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名叫他瑪,是個容貌俊美的女子。押沙龍住在耶路撒冷足有二年,沒有見王的面……押沙龍回答約押說:「我打發人去請你來,好託你去見王,替我說:『我為何從基述回來呢?不如仍在那裡。』現在要許我見王的面;我若有罪,任憑王殺我就是了。」
最近世界各地發生多起襲擊教堂事件,包括回教寺,猶太人會堂和基督教堂,導致多人死亡或受傷,歸根究底都與人的苦毒與仇恨有關,正如之前有人回到公司射殺上司、同事,或在學校濫殺無辜,同出一轍。押殺龍之背叛大衛,也是如此。
大衛不是不愛押沙龍,押沙龍出走後,大衛心中的憤怒漸漸平息,就非常想念這兒子,但是他放不下心頭的不滿,不願叫兒子回來,是約押使用巧計才勉強讓約押把押沙龍帶回耶路撒冷,然而大衛的心仍然糾結,不要見押沙龍,即使押沙龍得子仍堅持不見,如是兩年,乃種下禍根。
之後押沙龍千方百計要見大衛,與他修補關係卻不得其法,約押只是為了討好大衛才把押沙龍從基述帶回來,不是因為愛押沙龍,要等到押沙龍把他的田燒了才去向大衛進言,大衛又再勉強見了押沙龍一次,押沙龍怎能不謀反?
從押沙龍跟約押的對話可見,與其隱藏罪惡又懷恨於心,不如讓犯錯的人接受刑罰作一了斷,押沙龍說:『我若有罪,任憑王殺我就是了。』可惜大衛所作的恰恰相反。赦免若不真誠、徹底,就不是真正的赦免。可惜我們所作的常與大衛一樣,因為我們都是人,也就種下同樣的禍根。
這也是為何神要差遣祂的獨生子來為我們死,為要讓我們經歷完全的赦免,洗淨我們良心的不安,可以坦然無懼來到神的面前,與祂修復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也一樣,但是我們若不先因信得著從神來的生命,又怎能像神一樣,能夠不記過往的仇恨,對別人有完全的赦免呢!
|
|
|
|
本專欄由黃天賜牧師授權轉載
【繁體每日靈修】
每週一至週五寄發,歡迎轉載,轉發,或邀請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