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主忠心的跟隨者
|
|
←【前一篇】順服
|
【下一篇】忍辱負重→
|
|
《撒母耳記下15:17-18,24-25,32-33》王出去,眾民都跟隨他,到伯墨哈,就住下了。王的臣僕都在他面前過去。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從迦特跟隨王來的六百人,也都在他面前過去。王對迦特人以太說:「你是外邦逃來的人,為什麼與我們同去呢?」……撒督和抬神約櫃的利未人也一同來了……王對撒督說:「你將神的約櫃抬回城去。」……大衛到了山頂、敬拜神的地方,見亞基人戶篩,衣服撕裂,頭蒙灰塵來迎接他。大衛對他說:「你若與我同去,必累贅我。」
雖然大衛落難。卻不是沒有朋友,如果他要採取武力手段,與押沙龍一決雌雄,以大衛多年征戰的經驗,押沙龍不會是他的對手,但是父親怎能與兒子相爭,而且一定令國家元氣大傷,於是大衛選擇了逃亡。當然這也是因為大衛深知他有今日是父神的管教,乃欣然接受神的安排。
我們與人相處,或夫妻,或教會同工之間意見不合,有時不是沒有爭的道理,但是為了顧全大局,情願忍讓,息事寧人,這不是懦弱,而是捨己。羅馬書12章說:『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我們的主完全無罪,又是創造的主,宇宙的王,有權也有能,絕對有與人爭的本錢,他卻『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太12:19)。神很容易叫世人都不能不信耶穌,凡不信者馬上死便可,但是祂卻寧願叫祂的兒子來為世人死,你我是否效法主的樣式?
其實大衛不是個糟糕的王,他雖然曾犯大罪,但是多年忠心於神的託付,待人公平真誠,常能反映神的美德,他甘願離開耶路撒冷也是為百姓著想,所以我們不能因為大衛犯罪就認為他不堪再被主用,他的謙卑悔改難能可貴。我們看人不能一刀切,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與大衛相似,若處於大衛的境況都可能犯下可怕的罪,都需要警醒和神的憐憫。
大衛離開耶路撒冷時眾民都跟著他,可見他很得人愛戴,還有一班離開迦特的非利士人。大衛力勸他們的領袖以太回去,但以太感念大衛收留他們這些外邦人,把他們納入神的恩典中,矢志跟隨大衛到底。他對大衛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無論生死,王在那裡,僕人也必在那裡。』你我有像以太,即使當我們的主,這位萬王之王被人拒絕時,仍至死忠心嗎?
|
|
|
|
本專欄由黃天賜牧師授權轉載
【繁體每日靈修】
每週一至週五寄發,歡迎轉載,轉發,或邀請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