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聖經也講正能量
|
|
←【前一篇】先對付自己,就能與人同工
|
【下一篇】尋求神的心意→
|
|
《羅馬書14:13-19》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在這幾樣上服事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經文說出和睦同居的要訣,從真理的角度看,『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不吃祭偶像之物本無必要,因為那神不存在,不能把物玷污。再者,不吃祭偶像之物來自猶太人的傳統,人既然因信稱義,這些規條再無意義,注重它們反誤導人因信稱義不夠,還要有行為。但對那不明白的人來說,他們以為祭偶像之物不潔,若去吃就是犯罪了。
譬如有家商店為了促銷,買一送一,若有顧客不知情,買了一個,還偷藏一個,只付一個的錢,法律上沒犯法,對店家也無損失,但那顧客在良心犯了偷竊罪。保羅覺得出於愛心不要批評這些因為不明白真理,不吃祭偶像之物的弟兄姐妹,令他們無所適從而憂愁,或昧著良心勉強吃。
加拉太書二章說出保羅不是在真理上妥協之人,一次彼得到了安提阿,起初與外邦人一起吃飯,後來有猶太人從耶路撒冷來,他為了遷就猶太人,不再與外邦人同吃飯,保羅就當面指正他。這不是保羅此一時,彼一時,而是因為彼得是教會領袖,他怎樣行直接會影響信徒對真理的認識。
我們要按愛人的原則行事,即使一些人不明白真理,或信心軟弱,若他們清楚得救,蒙神收納,就是我們的弟兄姐妹。我們可以追求完全,卻不應有完美主義,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信徒,神特別的安排教會有比較軟弱的肢體,讓我們學習愛不可愛的人。
『神的國不在乎吃喝』指出事有輕重之分,不要老注意細節上的瑕疵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現今許多人講正能量,一些人看什麼都從負面,最壞的地方看,這習慣在家庭,在教會,甚至在社會都要不得,我們務要追求和睦和彼此建立德行。
|
|
|
|
本專欄由黃天賜牧師授權轉載
【繁體每日靈修】
每週一至週五寄發,歡迎轉載,轉發,或邀請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