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1月1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每日閱讀首頁 蘇老師時間 劉三講古 張牧師開講 每日親近神
林南禱告手冊 胡邵明牧師靈修 宣教日引 荒漠甘泉 慕安德烈
每日新眼光讀經 每日靈修小品 信心支票簿 湯新如牧師靈修 今日恩典365
奔向日出 黃牧師靈修 劉彤牧師靈修 芥菜種靈修日誌 活潑的生命
三讀三禱運動 英文靈修



到底要認罪到什麼時候?基督徒的魔咒10(完結篇)

←【前一篇】你是哪個教會的...——基督徒的魔咒9

【下一篇】上帝為什麼不處罰壞人?基督徒的想不通1→

認罪悔改是基督徒的「第一天條」毫無疑問,但是認不完的罪真的要認到地老天荒嗎?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提到我們幾千年的文化了,總覺得人生在世最要緊的就是:當好人。
認罪悔改的底層含義就是:我不夠好。
有不好的念頭,要趕緊認罪。
有適當的行為要趕緊認罪。
有該做而未做,要趕緊認罪。
有不該做而做,要趕緊認罪
甚至還困惑:夢到不該夢的是不是也要認罪?因為日有所思,才會夜有所夢。
只是這麼一來,很多人覺得不厭其煩,認到後來也不過是行禮如儀一番,到底有何意義?
其實答案比我們想像的簡單很多。
認罪是一種態度,多過於一種行為。
如果心甘情願向上帝道歉,禮多人不怪,就算為夢境認罪也是由衷而發,沒有什麼對不對的問題?
但如果是被罪惡感控告,一天到晚寫悔過書,就好像舊約以色列人瘋狂獻祭卻遭神怒氣一般,那也只是走個過場,意義不大。
舉例來說,男生看了漂亮的女生產生的性衝動,這是肯定要認罪的,因為耶穌已經說了不可以,但是認罪完5秒又看到另一個辣妹,那豈非沒完沒了?
這就是傳統文化的認罪,跟聖經裡的認罪觀不同的地方。
前者是罪與罰的概念,錯了不認就處罰。
後者是生命更新的概念,耶穌講這句話的時候並不是頒布另一條舊約的律法,而是說明在上帝的眼中,我們連非分之想都是一種罪,不是像猶太人傳統的想法,表現出來才是罪。
所以耶穌才會說恨人就是殺人,上帝要救贖的不是我們的行為,而是我們內在的生命。
性衝動是正常的,但並非不可控的,如果完全不可控,這個世界早就亂成一團,婚姻制度也沒有任何意義了,但事實上很多負責任的男人都很努力學習更了解自己的內在也更理解與異性的界線。
如果願意面對源頭而不是行為,就會出現改善,萬一見一個愛一個或是見一個想一個,那表示我們內在的生命有問題,又或者我們未能遠離試探,關鍵是:有問題並不代表不正常,我們只需要努力修復他。
所以保羅雖然被提到三重天,但是他對於罪反而更加敏感,他知道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他誠實的表露自己的無力感,並且公開宣示自己根本是個罪魁,沒有資格指責別人。
既然如此,為什麼保羅的書信又常常罵人呢?
那是因為他並沒有因為自己做不到而修改或者降低聖經標準,所謂「對事不對人」,他自己全力與罪惡相爭,但並非憑著意志力,而是深信神的恩典夠他用,所以他願意學習靠著聖靈的大能來控制他原本無法控制的部分。
保羅說我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到流血的地步,可見他多麼有決心要勝過自己裡面諸般的罪,可愛的馬丁路德更是整天瘋狂的認罪,都快認出病來了,最後才幡然醒悟與罪惡相爭不是「每分每秒的自責,然後偶爾得勝就欣喜若狂」,而是知道我們已經被接納也被耶穌的寶血塗抹,在因信稱義的安全感之下,我們誠懇地承認自己太多的不成熟。
當我們靠著上帝能夠適當的看待自己與他人,我們的兩性關係與人際關係還有親密關係都會得到改善,但是要花多少時間只是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成長的故事與背景不盡相同。
信仰不是束縛與控告,而是與神與人與自己修復關係的漫長之路。
認罪是一定要的,因為最怕我們對錯誤無感。
如果一個青少年打遊戲破不了關都會一試再試,我們自己很多不受控的思想與習慣豈能不認真以對?
我們倚靠的是耶穌的寶血與聖靈的大能,而不是道德感。
逼迫自己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的是更靠近上帝,上帝知道什麼時候該插手什麼時候該放手,用心靈誠實回應上帝,必然會看見自己的長進。


本專欄原始出處為愛加倍靈修中心之劉三講古 Agape Care Ministry
特別感謝劉牧師授權轉載。版權所有,轉載及相關版權問題請洽劉曉亭牧師。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