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同時接受好與壞!—2025改變帶來醫治 5
|
|
←【前一篇】一定要有界線!—2025改變帶來醫治 4
|
【下一篇】溺愛還是恩典—2025改變帶來醫治 6→
|
|
在同時接受善與惡的主題中,我們面對的最根本問題其實就是我們根深蒂固無法接受「跟我們期待不一樣」,可以這樣說,所有的問題都在於我們的期待,婚姻的衝突就在於期待落空,親子的衝突也在於孩子或者父母不符合我的期待,仔細想一想,整個人生的不快樂幾乎都來自於「跟我想的不一樣」
每個人都有有一個自己想過的人生,小孩希望每天都放假,大人希望天天不上班,最好家裡有顆搖錢樹或者聚寶盆,我們都可以輕鬆過日子,但是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於是每個人就產生了一個自己人生努力的目標,當這個目標無法達成的時候我們就會很挫折,所以學生為了考試沮喪,因為除了成績之外,我們找不到這個階段的其他價值,成人也為了工作賣命,因為我們需要一個努力的目標。
但是問題真正的根本是我們要如何學習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完美,當成績不理想,當事情不順利我們就很容易陷入很大的低潮,因為長久以來我們根本就是「只能接受好不能接受壞」翻成白話文就是「只能接受自己想接受的,無法接受自己不想接受的」
這就是我們人生整個大問題,因為事實是:不管喜不喜歡,發生了就要接受。
但是這不是我們從小到大的邏輯,從來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接受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
簡單說就是:如何接受不好的事?
我們的習慣是:拒絕接受不好的事。
所以我們的抗壓性就很低,在我們的情緒底層我們其實一直期待好事發生,我們沒有期待面對壓力,我們沒有期待面對失敗。
但是信仰卻完全不是這樣,耶穌完全接受了自己會被出賣,也完全接受自己要被釘在十字架,他接受了自己所造的人沒有遵守規則,導致他必須替人類揹負這些代價。
所以作者提出「同時接受好與壞」就是提醒我們不要覺得人生一定要成功,這是一個迷思,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成功不成功,成功與失敗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價值是一樣的,只是我們學到不同的功課而已。
只有當我們破解這個迷思才不會把自己放在極大的壓力之下產生負面的強烈情緒然後又衍生出一大堆的負面行為,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很累,基督信仰最大的價值是幫助我們在人生遇到的每一個不同類型的遭遇當中都謙卑的學習功課,而不是用好與壞決定一切。
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好基督徒這種概念,基督徒就是認同上帝的原則然後練習把它活出來。
想通這一點才能當個快樂的基督徒。
明日主題:是溺愛還是恩典
|
|
|
|
本專欄原始出處為愛加倍靈修中心之劉三講古 Agape Care Ministry
特別感謝劉牧師授權轉載。版權所有,轉載及相關版權問題請洽劉曉亭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