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串聯貼紙 11月16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每日閱讀首頁 蘇老師時間 劉三講古 張牧師開講 每日親近神
林南禱告手冊 胡邵明牧師靈修 宣教日引 荒漠甘泉 慕安德烈
每日新眼光讀經 每日靈修小品 信心支票簿 湯新如牧師靈修 今日恩典365
奔向日出 黃牧師靈修 劉彤牧師靈修 芥菜種靈修日誌 活潑的生命
三讀三禱運動 英文靈修



溺愛還是恩典—2025改變帶來醫治 6

←【前一篇】同時接受好與壞!—2025改變帶來醫治 5

【下一篇】我敢敞開我真實的感受嗎?這就是相連!—2025改變帶來醫治 7→

每個人天生都喜歡恩典,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然後也沒有人歡天喜地接受處罰,所以人類的天性都是利用恩典來逃避,但是這種恩典完全不是聖經所說的恩典,這個差別許多基督徒都沒有發現,所以很多基督徒腦袋裡面的恩典其實根本不是恩典,只是僥倖逃過一劫!
真正的恩典是有力量的,是會幫助我們剛強的,是會帶來我們改變的,是會引導我們渴慕真理的,所以作者一直說恩典跟真理是手心手背,一體的兩面,只是這種違反直觀邏輯的概念很少被人細心察覺,卻成為這本書的精華。
如果明白了這個恩典的本質,就很容易分辨恩典不是溺愛,因為溺愛不會帶來改變更不會引導人渴慕真理,只會讓人上癮,不斷地期待自己犯錯以後不需要付代價,要不然就是期待別人替我們付代價。
恩典會塑造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溺愛會養出一個完全不負責任的人,兩者天差地遠。
那麼讓我們來想一想,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養分到底是恩典還是溺愛呢?
其實在華人的文化中多數人的答案是:兩者都沒有!
我們幾乎都是在「罪」與「罰」的規則中成長,這種背景其實會造成我們很難區分恩典還是溺愛,因為我們很少體會過真正的恩典,一個人如果在嚴格的環境中長大,他幾乎完全無法理解恩典的滋味,一個人如果在溺愛的環境中長大,他也同樣難以體會恩典的真諦。
結論就是:華人的文化背景幾乎對恩典都很陌生。
什麼意思呢?
讓我們用養小孩為例來說明:
當小孩又哭又鬧的時候,我們就義正嚴詞管教他,但是當他持續哭鬧以後,我們就妥協了,這在華人的家庭中實在太常見了,就是飄忽不定的恩典與真理,隨機浮動出現,孩子根本摸不清規則,這樣的孩子唯一學到的就是用哭鬧的情緒來勒索父母,多數的華人父母都招架不住。
這種現象絕對不是去上父母成長課程就可以解決的,因為父母自己掌握不住恩典與真理的關係幾乎就沒有能力管教小孩,會非常挫折也會很錯亂。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因為恩典與真理並存的概念是聖經的概念,但是我們的文化不是基督教的背景,難怪我們缺乏這方面的經驗,也很正常。
但是在我們不懂恩典的狀況下,我們給予恩典的時候幾乎都變成溺愛,所以華人文化最常見的狀況就是「一面講規矩,一面放水」,最後就變成「有關係就沒關係」的奇特現象。
簡單地說就是恩典是很難用理性去解釋論述的,恩典需要體會,這就是聖經中所謂聖靈的工作,不是用腦袋去了解恩典,而是用情感去接受恩典。
華人實在太習慣用理性跟邏輯去貫穿所有的事情,所以連恩典這種事情我們都是大費周章去論述,很少用心去體會。
但願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更多去感受,而不只是去思考!
明日預告:
我敢敞開我真實的感受嗎?這是相連!—2025改變帶來醫治 7


本專欄原始出處為愛加倍靈修中心之劉三講古 Agape Care Ministry
特別感謝劉牧師授權轉載。版權所有,轉載及相關版權問題請洽劉曉亭牧師。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